学习心得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学习心得网 >感悟句子 >导航

诗词朋友圈说说

发布时间:2024-01-28

诗词朋友圈说说(6篇)。

处理文档撰写任务我们不得不经常加班,要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就需要使用范文。你在写作之前回看一看范文吗?根据您提出的要求学习心得网的编辑为您搜集整理了一篇“诗词朋友圈说说”,请您仔细品味本页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1

《诗词曲五首》诗词简单分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特别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诗因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赤壁》

这是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过零丁洋》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任期中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压抑,所以词中颇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上阕写欢饮赏月时生发的奇想。为了解除自身的寂寞,作者在中秋把酒赏月时一边举着酒杯,一边询问青天,想象着天上宫阕这一夜的情景,并忽发升天奇想。但他想到月宫的高寒,想到在凄清的月宫中起舞也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又感到天上又怎么能比得上人世间生活的温馨美好呢!何似在人间,一句饱含着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

下阕写无眠时的思亲之情,并生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当月儿转到朱阁的这一面,低低的照着绮户时,作者已经在无眠中几乎度过了一整夜,月圆而亲人不能团聚在一起,他望月而生的离愁别绪显得更浓了。然而他能宽慰自己:不能怨恨月亮总是在我远离亲人、思念亲人的时候露出圆脸,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圆满的,还是面对现实,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平安的祝福,并且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充分表露出作者在释怀后流露的豪爽旷达之情。

《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一条饱经历史兴衰的路,它唤起了作者的怀古之情。这不仅点明了题意,也饱含着感情色彩。

望西都,意踌躇。二句意味更深长。作者西望长安,这汉唐帝国的都城,对其历史上的繁华兴盛以及眼下的物是人非有着无限的感慨。这里隐隐约约透露出民族意识,即对汉民族强盛时期的追怀,思想感情极为复杂.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由长安路而联想到秦汉兴亡,这是很自然的事。作者突出用了伤心二字,为这种不由自主的联想平添无限苍凉凄楚。明明是潼关怀古,却把视野扩展到了潼关通往西都的路上,联想到关中逃难的饥民,他们成群结队,艰难地走在路上。作者并没有正面写到难民群,而是抽笔去写此地往昔的兴衰,不言更胜有言。秦皇汉武的宫殿楼阁、舞榭歌台都荡然无存了,所剩的只有眼下的一片萧条。这里强调的仍然是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兴,目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从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中,概括提炼出既朴素而又鲜明深刻的思想:兴也好,亡也罢,受苦遭难的终究是黎民百姓。这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情愫的升华,问题朴实,却十分尖锐;看似简单,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这是对全曲旨意一个十分警策、十分精辟的总结和概括。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2

泰山风光

摇之观望五岳尊

远古之名传至今

千山之中威名显

凌霄十八盘云间

拔地通天东云海

石柱盘龙天下观

碧霞一线猴愁峪

王母瑶池樱桃园

龙潭飞瀑回马岭

天街无字卧龙松

三阳竹林岱宗坊

五贤关帝虎山园

仙楼云步玉皇顶

西佛普照大雄殿

[花赞]

蝴蝶爱花双飞舞

蜜蜂爱花品花香.

君子爱花夸之赞

小人爱花吐狂言

青年观花赏心月

老年观花倾长叹

春风吹过花芳展

秋风吹过花枝残

今秋凋谢明春艳

又有蜂蝶伴花前

花容凋谢能再现

人过流年不回环

黄山云海

远望迷雾以似烟

高山流水落清泉

攀登峰顶赏云海

乐似逍遥更胜仙

赏庐山

黄岩秀峰文殊塔

山水龙潭玉青霞

李璟书台漱玉亭

望眼卢山貌不清

桂林山水

大名漓江靖王府

两江四湖芦笛岩

龙脊猫山八角寨

图腾蝴蝶聚龙潭

丰鱼荔江日月塔

义江灵渠七星园

冠岩叠彩古东瀑

桂林山水两重天

孝字当先古今传

父母操劳子优闲

今兮以为人父母

才明二老之其难

知音别

冬雪分飞天垂泪

远望青山独自悲

知音明日离别去

羊台山

青山湖泊五月天

徒步游览林公园

仙踪观景人心淡

绝佳美景阳台山

孝字当先古今传

父母操劳子优闲

今兮以为人父母

才明二老之其难

金州行

金州之行游响英

青蓝湖水玉长亭

举头观景云遮日

身旁悦耳私语声

赏庐山

黄岩秀峰文殊塔

山水龙潭玉青霞

李璟书台漱玉亭

望眼卢山貌不清

黄山云海

远望迷雾以似烟

高山流水落清泉

攀登峰顶赏云海

乐似逍遥更胜仙

情诗

我言秋月胜之春

今生永随伴青云

生死同路悲欢共.

最恋彩蝶双飞翼

爱语芬芳朗长篇

贤女篇

人贤明礼巧君家

人善清芳比翼花

喜资优美君之霞

爱语长篇香薰献

她容羞月君之佳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3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注: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

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4

1、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4、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15、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16、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8、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9、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1、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2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2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6、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27、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3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3、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

3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5、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5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是由孔子删订的《诗经》。它由「风」、「雅」和「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风」是先秦各国的民歌,「雅」和「颂」则是朝廷郊庙祭祀或典礼的乐歌的歌词,在当时都是和乐而歌的歌曲。可能是因为当时记谱的困难(或没有谱),这些歌曲的音乐部分便逐渐被历史的长河冲刷乾淨,最后只剩下无乐的「歌词」。

为了找回文字和音乐这对孪生兄妹中的另一个,历史慷慨地赋予了人类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分析法」独立地发展音乐理论:从音乐的最小元素「声音」(不同频率的振动)开始,进而「音阶」、「乐句」、「乐章」,伴之以「节拍」、「强弱」和「调式」等概念。这样的音乐理论和文字没有关系,完全是另一种「语言」。它可以产生单独的「器乐曲」,在一定范围内表达带有个人特徵的朦胧的情感;也可与歌词结合,暂时地重现当初孪生兄妹的和谐美。「分析法」追求的是个性化和个人的自由。

另一种是使用「综合法」把文字和音乐和谐地合为一体。这种方法的根据是中国文字本身的音乐内涵:中文有「四声」(据称还有「五声」的读法),基本和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对应。「句读」和中文单、双音词的首字重音构成了「节拍」和「强弱」的概念;「歌词」本身的句子和分段对应于「乐句」和「乐章」。这种办法在形式上不如前一种那样多样化,但却把文字和音乐融为一体:只要是按这种办法写的「歌词」,它就已经自带了「音乐」了,用不著担心「乐谱」会丢失。「综合法」追求的是共同遵循的原则,不是个人的自由。

按「分析法」发展音乐理论,中西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中国旋律更美而西方立体感强;按「综合法」发展文字和音乐的统一体,就主要表现在从初唐到盛唐的诗歌格律化和宋代的「词学」的发展中;由于西方语言单词没有四声的读法,虽然西方诗中的「格律诗」也有很严格的规则和模式,但其音乐感仍逊中国格律诗一筹。

阅读一首歌曲的歌词和听这首歌曲是有很大差别的;同样,读一首不合格律的诗和读一首合乎格律的诗感受也会不同。虽说不会唱歌也能生活,但当我们要唱歌、特别是要登台演唱时,我们就需要学会怎样唱;不会写诗也能生活,但当我们要写诗、特别是要公开发表时,我们就需要尽量写得像一首诗。当我们写诗而不写别的文体时,实际上就是承认了诗有别于别的文体的地方,而诗的特点是从诗对格律的特殊要求而来的,当我们放弃了这些要求,写出的「诗」也就失去了诗的基本特点。

随著写诗的作者越来越多,其中许多人希望自己在诗词的方法和技巧方面懂一点基本的知识,以便提高自己写诗的水平。为满足读者这一要求,我们特开闢了这一专栏,通过一些短小的文章向有兴趣写诗词读者们介绍一些最基本、实用的诗词格律方面的常识。我们介绍的内容目前暂时限定在五、七言格律诗和词牌中的一些比较简单的小令上。

对于长期不按规则写诗的人,要一下子完全遵守诗词格律是很难的。如果採取「用其精神」的办法:明白了基本规则后尽量往对的方向努力,一步步地来,那怕再慢,只要坚持一点点地作下去,一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诗作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诗词朋友圈说说 篇6

如前所述,平仄、押韵和句读的协同作用把「诗」和「歌」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任何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声韵美和音乐的特殊表现力。而本文将要谈到的「对仗」则从另一方面为诗歌带来了具有深刻内涵和微妙影响的「对称」美。

「对称」是宇宙显现给人类的最基本法则之一。它在包括科学、文学和艺术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裡都有著丰富多采的反映和表现。而「对仗」则是这一对称原则在诗人的思维和语言运用方面具体而明显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语法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

这裡说的「语法结构」相同,比如说,第一句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第二句也要用「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相同,比如说第一句的主语是名词,第二句相同位置上的主语也得用名词,而不能用代词或者其它词类来充当。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有较大差异,而诗歌的词序特别灵活,因此分析诗歌的语法结构就很麻烦。在实践中,把握好「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相同这一要点就基本上同时解决了语法结构的问题。

由于名词的范围很广泛,过去还把名词再细分为很多类:天文、时令、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形体、人事、人伦等等。严格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而且在名词对名词时,所属的词类也要一样。

比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一对仗结构中,「月对云」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天文类对天文类,这一对就非常严格工整。像这种既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的严格的词对就叫做「工对」;有一些词对是只满足词性相同的,比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这一对仗结构中的「马对花」,是名词对名词,但马是动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词分类中的同一类。这种只满足词性相同而不满足词类相同的词对就叫做「宽对」。对仗结构「工整」的程度就是按其中包含有多少「工对」来评价的,「工对」的数目越多,这个结构就越「工整」。五言诗的一个对仗结构中最多可有五个「工对」,七言诗最多有七个。(因为每一个单音节词都可组成词对。)为了简单明瞭,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用:「『月-花』名词对」来表示「『月对花』这个名词对名词的词对」。

再仔细分析上段中的两个对仗结构:在第一个中,「月-云」名词对是工对;「下-生」动词对是工对;「飞-结」动词对是工对;「天-海」名词对是工对;「镜-楼」名词对中一个是器具,一个是建筑,不算工整,因此算作宽对。其比例为四工一宽。在第二个中,「饮-穿」动词对算工对;「马-花」名词对是宽对;「雨-露」名词对是宽对(因为两字都是仄声不相对);「惊-滴」动词对算工对;「水-衣」名词对是宽对。比例为二工三宽。因此第一个对仗结构比第二个更工整。

但要注意的是,对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对的数目来判断,但对仗的「质量」却没有度量性的标准来判断。换句话说,对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

除了上述的「工对」和「宽对」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仗方法叫做「借对」,其中又分为「借义」和「借音」两种方法。

「借义」的方法是:一句诗中用了一个多义词的一个意义,再借用它的另一个意义与对仗句中相应的词构成满足对仗要求的一个词对。比如「歧王宅裡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一对仗结构中的「寻常」意义为「经常」,和对仗句中的「几度」构成「寻常-几度」副词对,是宽对。但「寻」和「常」另有意义: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用这一层意义就构成了「寻-几」数目名词对、「常-度」度量名词对,都是工对。

「借音」的方法是:借用一个词的同音词与其相对的词成对。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组对仗句中,「沧-蓝」形容词对是宽对,因为「沧」表大小、「蓝」表颜色。但「沧」和「苍」同音,而「苍-蓝」形容词对就是工对了,因为它们都表示颜色。

在多数对仗结构中,两句诗所表示的内容都是独立的、互相对立的或者互为比较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四个结构);但也有一些对仗结构中,两句诗在内容上是互相依存的,要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或者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结构中,两句诗对得很漂亮,但要合起来才能表明作者要讲的理或者现象。这种对仗结构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流水对」,好像流水一样无法分开、始终相依相随。流水对可以是工对、宽对或者借对中的任意一种。它被单独给予一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对仗结构中的两句诗之间多了一层逻辑上的联繫或者内容上的相互依存。

除了两句诗构成的对仗结构以外,在一句诗的内部也能产生对仗结构。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这两句诗构成一个对仗结构,而每句诗内部又构成「句中自对」的对仗结构:「风-天」对,「急-高」对;「诸-沙」对,「清-白」对。

在谈到对仗结构时还有一个常见的术语叫做「合掌」,那是指两句诗之间用了同义或者近义词来相对,以至造成两句诗的内容雷同或者大同小异,这就失掉了对仗的对称美。因此「合掌」被看作诗家大忌,要尽量避免其出现在对仗结构中。

对仗的技巧除了在诗词、骈文的写作中广泛应用以外,用得最多的就是写对联。对联中的上、下联就是一个对仗结构,只不过对联不像诗那样受到字数的限制,有些对联很长,有多达几十上百字的长联。好的对联就像好诗一样,会在民间流传很久。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来帮助读者熟习对仗结构的构成和分析。

例子:找出下列小诗中的对仗结构,并指出每一词对的特点(是否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有无句中自对等等)。

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一联中的两句不构成对仗结构,因为它们的语法结构不同(比如「花」是名词,「压」是动词,不能对)。第二联中的两句构成对仗结构:「留连-自在」动词对,「戏-娇」形容词对,「蝶-莺」动物名词对,「时时-恰恰」副词对,「舞-啼」动词对,它们都是工对。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也很漂亮。

2.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中的两联都构成对仗结构。第一联:「两-一」数字对,「个-行」量词对,「黄-白」颜色对,「鹂-鹭」动物名词对,「鸣-上」动词对,「翠-青」颜色对,「柳-天」名词对,除了最后一对是宽对外,其馀六对都是工对;第二联:「窗-门」建筑名词对,「含-泊」动词对,「西-东」方向词对,「岭-吴」地理名词对,「千-万」数字对,「秋-裡」名词对,「雪-船」名词对,除了后两对以外,其馀五对都是工对。这两个对仗结构都很工整,而且非常美,就像四幅图画一样。

练习:用上面例子中的方法分析下面一首诗中的对仗结构。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近视朋友圈说说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