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学习心得网 >心得体会 >导航

数学体会日记

发布时间:2024-03-29

数学体会日记(精选8篇)。

人的思考在很多时候都不一样,此时不如好好的写一篇心得体会。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就是内心的心得体会,您在寻找好文章吗看看“数学体会日记”吧,请确保您将此页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数学体会日记【篇1】

读《数学王国历险记》有感-数学日记五年级

自从读了《数学王国历险记》这本书后,我就决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本书主要讲了丁小聪被弯弯绕国的首相布植邀请去做客,丁小聪带上李晓鹏一起来到那里,布植让他们闯他设下的关卡。他们分别闯了数学宫、野生动物园、古算馆、纠纷村,还寻找到了机密图纸,丁小聪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闯下过了一道道关卡,当他们要离开时候布直为他们开了欢送会,还送给他们一人一套数学书,一直把他们送到了边境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勇闯数学宫了,他们在门口,看到一张纸条:你想进数学宫吗?请你1----9这9个数分别填进下面9个圆圈中.......()()()*()()=()*()()=5568.他们闭紧了眼睛,皱紧了眉头,深思着,想了十来分钟,突然,丁小聪大叫:我知道怎么解了!说完,便用分解法解出了得数,589617432,于是大步走到门前,把自己算出的得数输进去,门哗地一下打开了,他们激动地跑了进去。

丁小聪和李晓鹏就这样一直没有放弃,他们善于思考问题,坚持不懈地闯过一道道关卡,如果我们都能像他们这样,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考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我哥哥也是这样,每天起早睡迟,回到家,不是写作业就是看书,平时还下棋,写毛笔,他就是这样认真地学习着,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记得有一次,他语文和科学免考呢!

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天天向上!

数学体会日记【篇2】

早晨7点15分,我伸了一个懒腰从床里爬了出来。想到还有这么多作业要做,我匆匆忙忙地刷了牙,洗了脸,差不多到了7点28分,这里用了13分钟。开始吃早餐了,我从7点30分开始吃,到了7点35分吃完,这里只用了5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拿起笔,开始写起作业来,这时候已经是7:42了。语文作业比较多,用了46分钟,也就是8:28写完了语文作业。妈妈叫我休息了15分钟。所以我是从8:43开始写数学作业,其中特训用了15分钟,聪明题用了10分钟,共用了25分钟。这时已经到9:08分,有点累了,我先休息了一会儿,又跟弟弟聊天。看着他咿咿呀呀的样子,我觉得搞笑极了。11:33我开始吃午饭了。妈妈规定我要在20分钟之内吃完,结果我只吃了15分钟,妈妈夸奖我吃得真快,我心里美滋滋的。

吃完午饭已经到了11:48。我休息了12分钟,也就是12点。弹了20分钟的琴,就去看书了,当时是12点20分开始看一直到3点,这里共用了2时40分,怪不得是个“小书迷”呢!看书不能看太久,所以我又休息了30分钟,从3点30分以后我就这些做做那些做做,如画画,跳绳,玩玩等等。吃晚饭的时间是5点31分,这次我用了16分钟。晚上8点要睡觉,我在10分钟内梳洗好,差不多8点10分时爬到床上睡觉了。

这就是我一天的时间安排。

数学体会日记【篇3】

数学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们开始写数学日记。我准备的有点仓促。我只告诉学生们写一本数学日记。我可以根据这两个问题来写:

一。你打算怎样更快地记住这个精练的公式?

2。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公式来计算?

今天上课时,我们一起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活动“读读我的第一篇日记”。孩子们都很兴奋。

“谁愿意第1个来读”。我的声音一落,程浩宇就举起手来。

“老师,我写了2篇!”

“真不错,我先看看,好吗?”我看了程浩宇写的日记,2篇写得很不错,我先表扬了程浩宇,然后请他到前面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他不由分说地大声读起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书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这5句口诀后一句口诀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口诀的结果多5,多好记啊!”。

“老师,我还想读第二篇!”我微笑地点了点头。“今天,爸爸搬来一箱苹果,等我把箱子打开,呵!

这么多苹果,有两层。第一层横着有5个,竖着有3个,有三行就有3×5=15(个),用的口诀是三五十五,第二层也是3×5=15(个),一共6行,就是6×5=30(个),用的口诀是五六三十,一共有30个。学会了乘法口诀真有用,啊!

数学真奇妙!”

看到同学们读日记,也受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我一个接一个地给他们打**,每个学生读完后,我都由衷地表扬他们,其他学生也给了他们掌声。当然,孩子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大部分同学写得初具日记模样,但也有一些同学只是简单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还有1个同学没带来,估计是没有做。

不过,我还是很高兴,比我想想的要好得多。毕竟,这是第一次,更不用说我没有科学地指导他们了。

大约20个孩子看了他们的日记后,我组织了一个小活动:说说你是怎么做作业的。

“同学们,听你们读了自己的日记后,我们知道了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记忆口诀,有哪些呢?”

数学体会日记【篇4】

“冬冬,快去做张数学试卷!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不紧不慢的,真不自觉。”妈妈又唠叨了起来,我也只好惟命是从,乖乖地去做试卷了。

我拿起笔,飞一般地写起了试卷,可做到了一题,我手中的笔停住了。这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3辆卡车要将910吨水泥运到某工地去,已知第一辆比第二辆多运30吨,第三辆比第二辆少运20吨。3辆卡车各运多少吨?这种题目可是有点儿棘手啊。和以前我们做过的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类型的题目可不一样,以前都是只有两个数要求,可这一次要求三个数。我想了非常久,终于是豁然开朗,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做这种题的方法和以前做过的也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形式罢了。于是,我便做了起来。因为不知道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所以先算第二辆的,用“910—30+20=900(吨)”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多运30吨水泥,所以要减去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卡车少运20吨水泥,所以要加上20吨,算出三辆卡车如果全是第二辆卡车运水泥的吨数共运多少吨,再用“900÷3=300(吨)”算出第二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由于题目中说了第一辆卡车比第二辆多运水泥30吨,第三辆卡车比第二辆少运20吨,我们就可以直接用“300+30=330(吨)”算出第一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用“300—20=280(吨)”算出第三辆卡车运水泥多少吨。就这样,我把这一题的答案轻轻松松地算了出来。

自从做出了这一题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数学是活的,是瞬息万变的,有些新的题型都不过是把旧的题型换个形式或说法而已,我们只有跟着它变,用已经学会的旧方法来解决新的题型,才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的奥秘,在数学王国中不断地进步。

数学体会日记【篇5】

——致可爱的高数**们

因为琐事的纷纷扰扰,因为班车的匆匆忙忙,因为一个加强排研究生的嗷嗷待哺,还因为(o这个符号大家学过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公式的威逼利诱,对于手头那些规定作为作业上交的可爱的、精彩纷呈的数学日记,我竟没能在某一个时间闭区间上构造出阅读的连续函数,最后,退而求其次,用了个分段函数,段数。

当我有自己的时间,我总是仔细阅读那些数学日记,在学习的静夜,在颠簸的校车上。就像听每个**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数学故事,回顾自己的思想,揭示自己的数学情感,评论自己的学习,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困惑,展望自己的数学未来。苦乐相伴、悲喜共存、爱恨交加,忧惧与期待并行,无奈共憧憬同在。

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了高等数学的下列方程:

苦乐;悲喜;恨爱;忧惧期待;无奈憧憬。

说到苦处,高数恰似美军之牢狱,我老人家恰似虐囚之士兵;说到恨时,高数直似恐怖大亨拉登,主人公自比美国**布什;说到忧惧时,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说到无奈时,与高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说到悲情处,风潇潇兮易水寒!在每一个阅读日记的时间闭区间上,至少有一点,使得我在该点处的阅读函数值为“先昏过去再说”。

但在我的阅读功能中,有一些感动和震动。感谢诸位愿意与我作真心的交流,如果以a、b、c、d四级制来评定诸位所撰数学日记之成绩(主要以数学情感之真实性为依据),则四级人数之比约为a:b:

c:d=75:20:

5:0。这就使我可以真实、深入地了解大家,并据此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

我也看到,大家对高数之教学方式基本持肯定看法,使我依然可以从容、自信地面对大家。但高等数学所带来的痛苦、恐惧、忧虑和无助也深深**撼了我的心灵。在大学,由于师生关系之疏远、师生交流之贫乏、对学生认知研究之不足,讲台上的教师往往自作多情、滔滔不绝、唾沫飞溅、满黑板定理与证明、大有讲不足舞之、舞不足蹈之之势,殊不知台下已然危机四伏:

或如身堕五里云雾、或似眼观天外之书、或睡眼朦胧、或鼾声暗起、或窃窃私语、或置身局外、或冷眼旁观。纵有若干记笔记者,亦不过为抗拒瞌睡虫之猖獗不得已而为之。悲夫!

密集的数字、符号、定理和公式不过是推销毫无成果、自我欣赏的廉价产品。而今,诸位的数学日记使我明白,我所爱者未必人人爱之,我所善者未必人人善之,我所感觉容易者未必人人易之,我所刻意讲授者未必人人乐于接受之。数学中不同的函数具有不同的增、减、凹、凸性质。世界上不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旨趣吗?

是故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稀松平常,不足为怪。

诸位多在数学日记中表达自己之迷茫、困惑和疑难,今特一并解答如次。

疑难之一:大学数学之教学方式与中学有天壤之别,一次高数课猛讲数节内容,旧的未掌握,新的又来了,如何应对?

关于这一点,高数课伊始我已经提醒过大家。在中学,数学教师在一节课中围绕一个概念,小心引入、反复讲解、不断练习、去争取胜利;而在大学,厚厚一本教材,难度激增、进度催人、时不我待,短短一节课往往概念繁多、定理成串、埋头疾行、去追赶火车。何也?

因为诸位已经从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走过独木桥,来到象牙塔,岂有仍需老师扶着手走路之理?歌曰:“走吧,走吧,人总要自己学会长大!

”一些同学因为无人牵手,竟不会走路。事实上,大学数学学生在默认情况下是相当独立的。无庸讳言:

谁能在两个班里消化这么多的高等数学内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大学里属于自己的课外时间比高中增加许多,但各种名目的课外活动就像垃圾电子邮件那样源源不绝,充满**的干扰因素就像黎曼博士的零点那样层出不穷。

因此,如何安排时间来预***习,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竿秤。此时不锻炼自己的学***,更待何时?

第二个问题:大学数学的概念太抽象、太深奥,特别是描述极限定义的语言,未知、太吓人,永远成为我心中的痛。

贵班级尚无哪位真心英雄、牛顿第二在数学日记中立下豪言壮语,称自己已经征服那该死的、曾经夺走无数人幸福快乐的-。在微积分课本中,人们会碰到一个希腊字母,比如啊,啊,啊,啊,等等。难道大家耳熟能详的26个英文字母不够用、非要用这些写起来很费劲的玩意吗?

非也。希腊字母的使用不过是大陆数学家的实践,所谓的惯例和自然。美国著名数学家、《古今数学思想》的作者m克莱因(m.

克林,1908-1992)认为数学家喜欢在数学中使用希腊字母。因为希腊字母比英语字母更神秘,它们让外行觉得数学是深奥的。瞧,数学家竟如此虚伪!

-语言难懂,在数学上已是人尽皆知之事实。苏轼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

同样我们可以说,学数学者遇-忧患始。但我在课堂上多次强调,我们不应该担心不理解,担心受苦,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何以言之?

原来,“极限”这个概念有其漫长的历史。在古希腊,数学家人人皆患有“无穷恐惧症”,“极限”不啻洪水猛兽,孰敢直面?于是乎,小心翼翼,拐弯抹角,退避三舍,无奈之下,发明了麻烦得令人难以容忍的“穷竭法”。

在17世纪,像牛顿和莱布尼茨者样的杰出人物,由于没有建立严格的极限概念,他们的微积分有缺陷,摇摇欲坠,受到攻击。两位天才之后,尽管有不少数学家试图给出严密的极限定义,但直到19世纪,今天的-定义才由一位大器晚成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k.wierestrass,1815~1897)给出。

极限概念的完善和严密化,历史上的数学家花了两千余年,难道作为微积分老师的我,竟会愚蠢、残暴到让大家在一星期、一个月、一学期、一个学年里豁然开朗、了然于心、运用自如吗?历史是一面镜子。m克莱因云:

“历史上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今天的学生也会遇到的学***。”这样说吧:四十年后,当你功成名就、荣休家中、回首当年、灵光闪现、终于对-大彻大悟时,你已经完全对得起我老人家了。

故不必为两个希腊字母而失眠,不必为那个德国佬的定义而烦恼,纵然与它形同陌路,纵然对它徒叹奈何,明天,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华师大照样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而你,照样拥有如歌的岁月、似锦的前程。其实,期中考试本应该能够缓解你的焦虑和痛苦。

疑难之三:令人匪夷所思者,一个显然正确的结论,比如之类,竟然还要证明,用直接代入不就ok了?郁闷啊!

这是一个普遍得像食堂里的青菜一样、但又算得上十分高级的错误。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定义,当一个函数在某一点连续时,自然,极限值等于函数值,也就是像你说的,“直接代入即可”。但对于那些不连续的函数,情形又如何?

譬如,要求,虽然你的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的处事风格令人顿生后生可畏之印象,但结果又如何呢?,这个虚无缥缈的结果,曾经是牛顿他老人家心中永远的痛,是年轻时期微积分身上的硬伤,是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大主教攻击微积分的唯一理由,是无数数学家痛苦和迷茫的渊薮。

看来微积分早期历史上,数学家无不犯“直接代入”之错误,而你只不过重蹈覆辙,再一次经历前人遭遇过的微积分之认知障碍而已。是故,你的错误无可厚非,你的质疑情有可原,你的困惑是人类认知的必经阶段,就像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得掉一次门牙一样;而你的郁闷——自然纯属多余了。

一个函数在一点有极限,与它在这一点有定义,两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在大家一定不会怀疑这样的事实:

即使一个函数在一点存在极限,这个函数在这一点依然可以没有定义,如函数在处;反过来,即使一个函数在一点有定义,这个函数在这一点依然可以没有极限,如函数在任何一点处。可见,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和练***出的都是简单的连续函数,极限值和函数值碰巧相等,大家便雾里看花、以偏概全,误以为世界上一切函数,其极限值和函数值都是一回事,从而对诸如这样的证明题心存芥蒂、嗤之以鼻。

疑难之四:一套一套又一套,两套三套四五套,六套七套**套,题海战术有实效。中学老师惯用此伎俩,而大学老师根本不来这一套。

于是乎,到了大学,手感骤然变差,思路找不着家,明明上课听懂,一看题目还傻。是否应该有一本配套练***练之用?应该有多大的训练量,方可确保考试无忧?

这是很多同学的迷茫所在。期中考试已经让大家明白:若仅仅满足于通过考试,恐怕根本不需要重操旧业,再入题海。

因为我们有活页作业、课本练习、课堂笔记,练***初具规模,足以应付考试。但学***数学并不仅仅为了拿到学分,它还是后面专业课的基础,也是考研的重要科目。故高等数学之成败优劣,实关乎后续学习、关乎前程大计。

况很多同学立有鸿鹄之志,岂能以60分与5学分为其最终目标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荣誉、高薪单位、硕士学位、国外名校……均在招手示意。我以为,鉴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之樊篱,鉴于未来用人单位之斤斤计较于名次,鉴于奖学金评定以分数论英雄,鉴于……优秀的高数成绩乃是一种资本,我们无法否定其重要战略意义。

是故,若为远大前程计,诸位当奋力提高自己对高数成绩之定位。如此,尽管我不提倡题海大战,但一定的***练依然是十分必要的。信不信由你,已故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年轻时做过六千道微积分题!

而在国内高校数学系的教师中,学生时代没做过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的一定为数不多。不妨买一本***一点的高数解题用书,这类书多如牛毛,尽量选名校出版的,如同济大学的。一本足矣,毕竟大家日后不做数学家。

除了以上疑难,不少同学对高数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或建议,如多介绍解题思路、对课本内容做适当拓展、选择书后练***重点难点给予讲授等等。我在未来的教学中会有适度的体现。

从数学日记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初来乍到,不少同学不适应大学学***,彷徨、苦闷、无所适从。怎样获取优异成绩?今年夏天,——“李光耀金牌奖”和南洋理工大学颁发的“全优毕业生金牌奖”。

王沛在博客日记中如是说:“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知道学***苦功夫。”天道酬勤,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专业的任何学生都是普遍成立的。

事实雄辩地证明:纵然你有阿基米德的天才、牛顿的禀赋和高斯的聪慧,如果只是以此为炫耀之资本而将高数功课束之高阁,那么,等待你的依然会是失败。那将是一种无法挽回的、令人扼腕而叹的失败,是你美丽人生之幸福函数的不可导点。

最后谈谈个别同学所郑重提出之严峻问题——高数之学***导致大学生寿命单调递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支持“递减”说,此说不过杞人忧天、无稽之谈而已,无异于说“多喝牛奶会减少寿命”、“古巴甜酒越贵、美国牧师的薪水越高”。偏有若干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捕风捉影者信了,有诗为证:

生命诚可贵,高数无所谓。若能考六十,天天抱头睡。

试问:你在华师大睡四年懒觉就能延年益寿了?别恶心了。

学***该是令人充实的,数学思维本应该是令人舒畅的,完成一道艰难的中值定理证明题、求出一道诡异的不定积分题本应该是令人快乐的。尽管部分同学对于数学持有消极的情感,尽管对一门学科的好恶一如人们对臭豆腐的好恶一样自然而然,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的心中依隐藏着一个理想(拟或幻想?),即:

高水准的高数教学应该能使高数的学***乡间旅行一般,一路风光,一路欣赏: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支花。

在美国著名数学家斯特洛伊克(d.j.struik,1894~2000)百岁华诞之际,在一份礼物的外壳上,写着如下公式:

第一个m代表数学(mathematics),第二个m代表婚姻(marriage),第三个m代表马克思主义(marxi**)。数学思维带来的精神愉悦构成了斯特洛伊克长寿的三大因素之一。尽管诸位不是数学家,但数学思维的愉悦是人人可以享受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数学思维带给你痛苦,但你总可以体验通过考试带给你的满足感;即使连这种满足感也荡然无存,我们也仍有理由相信,短短一年的痛苦不过是你生命无穷数列的前几项,能对整个数列的敛散性产生什么影响呢?汪晓勤

数学体会日记【篇6】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应用。为此,我想到了“数学日记”这一形式。即让学生把在自己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有关情况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

两年多来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有不少收获与体会。

1、 数学日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写数学日记就是要收集和记录下生活中的数学,而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记录,深切体会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丛小宇同学的这篇日记写道:“星期天,我和姐姐一起到时代超市买一辆玩具赛车,我一眼看中了一辆40元的。我和妹妹想便宜一点。售货员看到了我们的意思,说:

‘好!这是两对电池1元,一共40元。’我当时想:

1元=10角,10~2=5(焦),只便宜50元。”

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读给老师、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他发现、探索的喜悦,当他得到掌声时,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也就更主动了。

2写数学日记促进思维组织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应用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反思中,学生往往具有泛化、比较、推理、反驳的思维形式。通过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安静回忆的时间:

本节课我学了些什么,我是怎样学会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还想了解些哪些知识等。写一篇数学日记,就是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生活现象整理活动程序的一次思维过程,将思维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也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它有助于学生融入生活,接近数学,放开思想

记下自己的所想、所做、所问、所悟……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就是唤醒学生的观察、思维,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数学的世界,如同将学生解放到了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世界。也就赋予了学习的真谛和本质。

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解释为什么他们想学习知识,以及他们所学知识的使用。写“数学日记”,学生则会“惊奇”地发现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愿意亲近数学。

数学体会日记【篇7】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今天晚上8时8分,奥运会开始了,当各个国家进“鸟巢“时,妈妈又拿起纸给我出问题了,当仪式快结束时,妈妈写好了,我拿来一看,竟然是我最不拿手的面积图形问题。题目是一个大正方形正方形中有9个正方形,每个里面还有9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是0.5乘3.8平方厘米,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题时间:10分钟。

我看完了题目,急忙算了起来。0.5乘3.8?老师没教过,自己笔算好了,0.5扩大10倍,成5;3.8扩大10倍,成38.5乘38/100=1。9;1.9乘9乘9=153.9(平方厘米)正在这时,10分钟已经过去了,爸爸从书房的走过来问结果,我如实回答:“这道题的答案是1。9乘9乘9=153.9(平方厘米)。妈妈点了点头,微微的笑了,给了我一个89分的好成绩,这是我从来没有得到的好成绩呀!

今天这89分让我太高兴了。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体会日记【篇8】

1月9日,天气晴朗,我和母亲来到百惠商场准备春节的食物。

走进商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蛋黄派。我飞快地左躲右闪地跑到摆放蛋黄派的货架前,看见标价上写着14元。我毫不犹豫地拿下了一包。我一眼看见了外盒上写着净含量279g,共有12枚。

我拿着蛋黄派蹦蹦跳跳地回到母亲的身边。

我用试探的口吻问母亲:“我们买立顿奶茶好吗?”母亲爽快地回答说:“好的。”我慢慢地走到买立顿奶茶的货架前,看见有五种味道的立顿奶茶。我想了想,就选了一种“金装倍醇”的奶茶。我看见标价每盒18.5元,净含量165g,内含10包。我一把拿下一盒,又跑回了母亲的身边。

母亲说:“你去帮我拿一盒雀巢咖啡吧”。我仔细地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摆放咖啡的货架。我选了一盒内装42包还送6包的雀巢咖啡,标价才40元,那就是48包了。我看了看净含量624g。我拿着咖啡不紧不慢地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看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今天的购物就此结束吧。我们现在去收银台结帐。”

今天,我和母亲去百惠商场买了蛋黄派、立顿奶茶、咖啡。我们来到收银台前结帐。我算了算,这次购物共花了72.5元,所有物品的净含量一共有1068g。

这次购物使我感受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多么广泛。

数学体会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