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学习心得网 >心得体会 >导航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发布时间:2024-04-03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6篇。

找好文章编辑推荐您阅读“读古诗望庐山瀑布”,如何有条理地将范文分门别类?范文在学术界的地位逐渐提高。借鉴范文能够提供写作思路和写作模板,如果你认为这份资料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分享给他们!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瀑、布”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喜爱,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数不尽的风景名胜。如黄山的奇石,桂林的漓江,杭州的西湖。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番。愿意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学习后两句

1、课件出示一系列瀑布的图片:

⑴小朋友知道我们刚才观赏的是什么吗?(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和“瀑布”一词。)

⑵教师板书“瀑布”,并给瀑字注音。指名读“瀑布”一词。你是怎么记住“瀑”字的?

⑶齐读“瀑布”。

2、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特别的瀑布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它和前面出现的瀑布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

3、学生观察后谈谈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板书。(高,直,像一条白的带子)

5、出示银河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认识到银河与瀑布的相似之处。

6、这样特别的`瀑布惹得我们的大诗人李白禁不住发出了感叹。点击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

7、谁愿意当当李白来读一读这两句呢?(指名读)

8、出示“疑”字,这个字我们没有学过,你能教教大家吗?(生带读)谁能为它找个朋友。(怀疑)

我们以前还学过李白的一首诗,也用了这个“疑”字。师提示“窗前明月光”。月光和地上的白霜很象,那这里是什么和什么很像呢?所以李白才会说──

9、教师范读:

学生练读,起立齐读,配上动作。

三、学习前两句

1、这样奇特的景色在哪能见到呢?(庐山)

是的,这样的景色正是奇特的庐山瀑布,而我们前面学的两句诗,也是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揭题,板书。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2)

《望庐山瀑布》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山水诗小学

作品赏析【注释】

①“日照”句:《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赏析:

第一句“日照香炉山生紫烟”中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这句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静态的描写了太阳照在云雾缭绕的香炉峰上呈现出紫色的云彩的景象。在这句中用了动词“生”字应理解为生成、化作的意思。、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描写了抬头远望中的瀑布像是白色的珠帘挂在山川之间。这句中用了一个动词“挂”字静态的描写了遥望中的瀑布,很形象的把垂直而下的庐山瀑布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了从高处腾空直下的瀑布非常的壮观,有“三千尺”长。句中的.“三千尺”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不是实指,形容山高,瀑布腾空而下的壮观。句中的动词“飞”字动态的描写了庐山瀑布,把奔腾跳跃、腾空直下的瀑布很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高处腾空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这句用了也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句中的“落”字把瀑布巨流倾泻,磅礴气势表现了出来。

古诗今译就是:太阳照在云雾缭绕的香炉峰,呈现出紫色的景象,抬头远望庐山瀑布就像是一条白练垂挂在山川之间,奔腾跳跃、腾空直下的瀑布有三千尺长,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静态的描写了太阳照在云雾缭绕的香炉峰生成的紫色景象和抬头远望瀑布的悬挂山川之间的美丽景象;后面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瀑布奔腾跳跃、腾空而下、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4)

20__年4月,我有幸在漳州市普教室举办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开课,我特别激动,也特别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尤其是能近距离聆听专家评委的精妙点评,和与会老师的真诚互动,让我犹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回顾备课到上课的过程,确实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在否定中改进、升华,这一过程对我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独听寒山半夜钟选题缘由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在枫桥边悠悠回荡,从而使千百年来的读者着迷。因为这钟声回荡着历史的回声,使每位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人生苦短,来去匆匆,谁没有愁绪呢?谁都能从钟声有所得,这是我选择并喜欢这一课题的原因。几度经过忆张继文本解读作者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呢?因为睡不着,因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这首诗归根结底就是在写诗人的愁思,诗人创造了这样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朦胧多义的愁境。这首诗的题目很精练。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事件,四个字,吝啬到了极点。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深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对国家内乱的担忧,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于是,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恰在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因为佛法认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种之多,故而鸣钟解忧。一百零八钟响,一百零八忧解,开始新的一年。这诚然是美好的祝愿,可惜张继秋季到此无缘聆听,他听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钟,但这也让张继联想起了钟声解忧的传说。钟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撞击他心中的苦闷,他多么希望这忧这愁真能随钟声而去。作者用这样两句作尾,应该是激励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终压抑郁结的诗境有了个还算昂扬的结尾吧!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5)

1、香炉:指香炉峰。

2、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3、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4、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6、原诗摘录如下:

7、最委婉含蓄的自然是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第一句里暗含着李白老婆和女儿的名字。还有就是元稹的《会真诗》里面的句子: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8、该诗大意;

9、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李白。

10、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11、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12、望庐山瀑布绝句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川:河流,这里指瀑布。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遥:从远处看。[编辑本段]【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鉴赏】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13、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14、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15、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在房中术《洞玄子》里面提到的三十六种姿势中,其中有一种叫“鸳鸯交”,一种叫“翡翠合”。《洞玄子》应该也是唐朝的作品,至于两部作品谁先谁后就不知道了。

16、直:笔直。

17、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18、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9、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的时候写的

20、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1、望庐山瀑布二首

22、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3、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4、遥看:从远处看。

25、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26、唐代:李白

27、挂:悬挂。

28、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2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歌赏析:

30、不是《望庐山》,应该是《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不是王安石写的,是苏轼写的,一共有两首。

3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32、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33、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34、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5、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36、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37、望庐山瀑布

38、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39、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40、正经一些的比如张籍的《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用诗句委婉拒绝对方的拉拢。

41、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3、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44、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45、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46、前川:一作“长川”。

47、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好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48、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49、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50、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51、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52、疑:怀疑。

53、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54、作者:李白

55、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56、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57、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58、《望庐山瀑布》白话译文如下:

5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0、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61、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62、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63、九天:一作“半天”。

64、《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看到庐山瀑布的时候写的。

65、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非常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66、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篇6)

1、《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看到庐山瀑布的时候写的。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3、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的比喻,奇特的想象,不愧是“谪仙”之笔。

4、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望庐山瀑布绝句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川:河流,这里指瀑布。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遥:从远处看。[编辑本段]【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鉴赏】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8、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9、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0、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11、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12、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遥望瀑布象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

1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15、《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荡气回肠、雄伟奇丽、气象万千、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壮丽景色。

1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全诗为:

18、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19、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0、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21、作者:李白

22、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3、李白的诗歌洒脱飘逸,富于想象,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又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与尔通宵万古愁”写愁都能写出气势来;“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将漫天的雪花想象成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这就是李白式的浪漫,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浪漫。

24、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5、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26、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27、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28、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29、望庐山瀑布

30、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好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31、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非常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32、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3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译文]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4、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35、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36、“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37、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3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9、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40、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1、《望庐山瀑布》写的是李白望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42、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43、飞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

44、[唐·李白]

45、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46、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7、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48、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49、这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50、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51、《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风景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0卷。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52、望庐山瀑布千古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53、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54、《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55、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56、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李白。

57、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古诗庐山瀑布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