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学习心得网 >读后感 >导航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16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系列。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1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伤别离》,将近60万字,假期只是草草浏览了一遍,却着实遇到了诸多困难,知识盲区太多,导致阅读时障碍重重。读书少了,真的连书都读不懂了。

本书主要讲了民国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到后来的抗日胜利,一群大学教授和学生们拼死保护文物南下到后来北上的故事。将这些大师们戏剧性的经历展现于眼前,陪着他们一起经历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铭记的更多是冲锋陷阵的大英雄们,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用别样的方式在同敌人抗争着,在用生命维护着国家的文化和尊严,他们同样是时代的英雄,他们就是岳南笔下的大师们。

北平沦陷,日军进城,在这局势异常严峻之际,郑天挺——北大秘书长兼历史系教授,大家都忙着逃离这危城,他,仍然每天到校办公,解决职工教授生活、安全、校产保护等问题,甚至自掏腰包,向经济困难的滞校生发款,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离开。

炮火连天,人心惶恐,郑天挺一直坚守到最后一批离开沦陷的北平,危难面前,民族大义,人格尊卑,诠释的漓淋尽致。

在内外交困,险象环生的大混乱大动荡时,众人忙着逃离的北平城清华大学教授赵忠尧却偷偷潜回来,冒着生命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取出那50毫克极其珍贵的放射性镭。之后昼夜前行,风餐露宿,用一个咸菜罐子让那珍贵的“物资”脱离了日本人的魔爪。

枪林弹雨又如何,只要祖国有需要,一样舍身逆行。

1926年初,梁启超身染重疾,此时西医才刚刚进入中国,笃信科学的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坚持去最好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治疗,力排众议后却没能像电视剧中一样出现剧情反转,在手术中,因为医生失误将其好的肾割除而留下坏的。若无这次失误,也许这时代的巨星也不会那么快陨落。得知真相的梁任公不仅没追究医院责任,反而发声力挺西医。

在他看来,西医就是科学的代表,维护西医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

他默默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与痛苦,甚至用生命为代价来维护他笃信的科学。

国家的灾难兴亡,民族的悲壮兴衰,除了他们,还有吴宓、李济、傅斯年、梁思成、陈寅恪、罗家伦等等数不尽的大师们,在这悲壮的历史长河中用生命在起舞。

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中国风骨?这些大师们给的就是答案。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确实,他们的信仰、追求,他们的气节、风骨是难以超越的!(玲子)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2

大陆绝大多数上过历史课的人,其实对近现代史的认知相当模糊,其中很多人可能思考过这个问题:“明明这段历史离现在最近,为什么很多事情反而更是弄不清楚?”

原因不言自明,无需多说,在混沌中考究历史,那当然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岳南这部《南渡北归》,刚出版时很多人就极力推荐,但直到最近我才静下心认真品读,花了好长时间才读完这部4000多页的大部头三部曲。

当下,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国内自不必多说。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像极了100年前的风云时代。面对此种局面,知识分子、文化青年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岳南的这部《南渡北归》,通过讲述近百年前中国一代顶尖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选择,或许能给出一些思考和借鉴。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攫挐者亡,默默者存。突然发现明天是钱钟书先生逝世二十二周年,特此以敬。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3

向大师致敬——读《南渡北归》有感:

《南渡北归》共有三部,但由于时间问题,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讲述的是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老实说,过去,我不想读描述抗日战争的书,因为我不想揭露那段历史。

但如今,合上这本书,我只觉神清气爽,一位又一位大师的经历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战岁月。

《南渡北归》的作者名为岳南,《南渡》所述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尽管作者对大师们的叙述有时是批驳,但这反而展现出大师们别样风采。正如王安石所说:“不以其善而非其善。

”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他人是了解其为人的基础。作者客观的叙述让我对曾经认识的大师有了不同的感受,感受到了他们人性的光辉。笔者参考了众多资料,引用经典,严谨治学,让我充分了解了大师。

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大师们拖着沉重的书籍纷纷南渡。他们没有为了自己的安逸而接受敌人的糖衣炮弹,出卖祖国,而是努力保护祖国的文化,这是时代的祝福。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文化的血液才得以保存。

在这些大师的故事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启超和李济的友谊”这一部分。梁启超对李济的推荐和鼓励,不仅是人才的重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保护。更有甚者,梁启超为科学牺牲自己,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这句,让人不免扼腕叹息。那个时代的大师们虽然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成就仍然保存下来,让后人敬佩。我相信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带领下一代。

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于大师们的坚守与执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这本书也许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一些触动,让我再次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去战胜它。

正如岳南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读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大师们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温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陈蓓蕾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4

文/黄亮雪

这一段纷纯的过往,掩饰笼罩正在汗青车轮滔滔背前的灰尘战粉红桃色的暗昧取跃跃欲试外,这是外国远代最凌乱最暗中的拂晓时辰,也是发明了无比璀璨辉煌汗青成绩的乱世。

弛教良正在宋美玲搁情的年夜啼取春波露情的诱人眼神幻影外,抽刀拔剑;梁思成躺在妻子的床前,低声哭泣;邓拓怀揣极端欢怆战失望的心绪,窝正在野外写遗书模板给老婆,作人世最初一次的辞别……这被掩饰笼罩正在炮灰取枪叫的年月,有数父性的觉悟,星光撒正在她们身上,熠熠领光,取传统父性差别的睿智取肝胆,乌皂**映没的曼妙身姿,成为了后人津津有味各类绯闻轶事的谈资。

但汗青不仅是风花雪月。

撇谢做为一部纪真性著述应有的主观角度取岑寂的笔调没有谈,撇谢褒贬纷歧的业界评论没有言,哪怕从篇幅战援用的数目取宽谨水平,它值失一读。

至长从道事配角去看,它就曾经阻隔了男权社会对劣秀父性暗昧**的眼光。从外国今晚时便未存正在的“父年夜当娶”的陈旧迂腐思维正在数千年的社调演化外非但出有被剔除了,反而跟着工夫的拉移入一步扎根,无以复加天以另外一种方法存正在正在普罗群众的思维外,此中一种中化便体现正在对汗青人物**轶事的趣味外。

已经幼年没有知事时,提到林徽果,老是对她取缓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的纠纷感趣味,便像是每个空闲慵勤的午后,端一杯茶,戏虐天看着网络下风起云涌的亮星绯闻,很易带没一点尊重。原该是应该蒙人敬佩的神话,却果为读者***x种熟去自带的优根性而变失像拙优的戏剧。当他人提到林徽果是念到她是人平易近英豪留念碑战外华人平易近共战国国徽深化计划的设计者之一呢?

是面前浮现没她骑牛车正在荒芜的田间大道寻找遗得未暂的今迹吗?借是念象她战缓志摩正在伦敦雨雾外眽眽露情的一瞥外孕育发生的有限诗意呢?

做为父性,老是易以挣脱社会添诸于她们好像理所该当的职位地方——擒**各类平易近国父性列传,有哪个追穿失了做者对她们恋情的臆念呢?哪怕是《北渡南回》那原书模板外,皆易免有做者添上的“(北按:有人曾验证曾氏不断暗恋傅斯年)”相似于那样带着***x种眼镜看人的念法。

从外没有丢脸没,从父性角度叙说一定招致对待汗青角度的歪斜取没有片面,哪怕再卓着的父性皆易以追穿被野庭朋友牵绊的运气。

因而,《北渡南回》以男性巨匠为叙说配角的角度最年夜水平上复原了这个才情泉涌,布满争议而又温文尔雅,“正人战而差别”的年月,纷涌而集碎的忘忆碎片,被逐个丢与,又正在那注定不服凡的书模板外,重现了这个不服凡的汗青年月。

这不仅是风、花、雪、月,更是一位巨匠的再现。

附件附件附件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5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读后感

作者:【中】南岳

出版年份:2015年

字数:620000

一句话感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正文】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期间中断了一段时间。搁置的那段时间,又添了许多新书,但想着这本书实在很不错,所以还是读完了。《南渡北归》系列总共有三本——《南渡》、《北归》和《离别》,是一幅恢宏的**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群像画,即群体人物传记。

不同于一般的单个人物传记,这本书整体架构是时间轴,再在时间轴上“横切一刀”,把在横截面上要重点描写的人物作详细刻画,而该人物其他时间段上的经历一笔带过,等到写下一个横切面时,继续把之前的人物的经历“拎过来”接着写,所以在看单章的时候,思绪会稍有些散,只有把好几章看完以后,才能对一个人物的命运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北归》包含的历史时间段大致在1937年至1940年前后,但书中对于一些活跃于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的成长过程也着墨甚多,所以时间跨度很广。书中描写的主体是战乱爆发后,原本活跃在全国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识分子,如王国维、赵元任、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书中描述的事件基本上与这些人有关。而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比如党争,比如战争本身,都只是点到即止;即使描写到,也只是为了刻画某个人物,所以书中内容看起来比较“纯粹”。

书中容纳了大量的真实史料,这一点从每一章后面多达二十面的注释就可见一斑(全书共十一章);注释的内容多是所描写人物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亲近之人的口述等,所以足以见书中对人物刻画时都是基于事实,而非信口雌黄。

书中的人物,大多活跃于这几个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国立南开大学,**研究院(中研院)及其下属机构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在空间上,主要描述北京(后北平)、长沙、昆明和李庄、南溪、四川等地。

整本书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城沦陷,于是原在北京的高校,以及南开大学和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成西南联合大学;后来战事恶化,昆明也遭到了严重袭击,于是西南联大及相关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又被迫迁往四川李庄。但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让人既感慨于山河破碎、人民命途多舛的凄凉,又感慨于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要胜过对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热情,才让众多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免于战火的涂炭。

1937年的中国,遍地狼烟。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知识分子也不能摆脱战争的痛苦。在诺大中国,他们不能放下一张和平的桌子。日军进攻北平、天津时,并不担心城里的大学,而是把枪对准这些地方。

当时,南开大学基本被炸成废墟。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里,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中被湮没。搬去昆明时,各高校为了继续在昆明教研,可以说他们花了九牛二虎,想尽一切办法搬走教研资料。不仅是图书,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动植物标本、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都纷纷从陆路、水路运往昆明,期间经历的艰辛不言自明,甚至还因为船翻了而使不能沾水的古籍损失了一部分,实在令人扼腕。

当时,日本空军在中国许多地方进行了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无数人死伤。因此,书中有很多关于师生跑去报警、躲避轰炸的描述。第五章“弦诵在山城”和第十五章“国破花开溅泪流”里,刻画了当时昆明城频繁遭空袭时的众生百态。令人稍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的是,一些学生因为“跑警报”(有日军飞机飞过城市上空时则拉响警报示意民众到城外或防空洞躲避)过于频繁而逐渐麻木,反其道而行之,趁着别人都去“跑警报”、室中无人时,尽情使用平常因为太稀缺而使用不上的资源,比如水;甚至还有年轻的学生们在跑警报时产生了感情,书中描写:

“同学跑警报,成双成对者越来越多。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感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挣扎于炮火中苦不堪言。

看到昆明也陷入战乱,西南联大被迫迁往四川南溪李庄。在李庄,虽然于昆明相比,炮击般的苦难不得不减轻很多,但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不论是粮食、医药还是衣物,都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大学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地点严重短缺,不论是当地学堂还是山头上的山寨,能征用的都被征用了,甚至“办公室”与牛棚仅一墙之隔,也根本没有挑剔的余地。

以上写到的这些,只是艰苦环境的冰山一角,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这些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们,是凭着怎样一种信念,在咬牙支撑着。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这批知识分子也始终致力于学习,甚至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在我国考古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掘工作,比如河南殷墟(甲骨文、彩陶与仰韶文化)遗址,山东济南城子崖(新石器时代的黑陶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对东北地区的“昂昂溪文化”的发掘考证工作等等,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时局动荡的环境下完成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物资极其匮乏,身体漂浮如浮萍,但学者们总是希望在知识中获得一些慰藉。

书中对于梁思成和陈寅恪都有较多的描写,这两人都展现出了对于“研究”的高度的热爱。抗战期间,梁思成一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林徽因险些因肺病得不到救治而丢掉性命;逃难之时,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之前的研究成果——调查中国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等,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尽一切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编著《图像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陈寅恪就更是这样,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城时,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

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的知识分子,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也实在为他们多舛的命运感到叹息。国破家亡之时,武人血战沙场、保家卫国,而文人想要在书桌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是何等的艰难。并不是这些大师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仇家难置之不理,而是他们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也是对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祖国做出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军人上阵杀敌,普通老百姓专注生产,知识分子专注于文化,这都是在各自的战场上保卫着国家,都有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只有国家稳定强大,才能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提供一块自由发展的净土。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严禁抄袭。如需**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云雁

写于二零一六年四月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6

《南渡北归》读后感:

我第一次了解**的素材应该是我年轻时的电视剧,我对**的印象也很刻板:衣服和衣服,钱和钱;军阀与戏子。短见。

后来,当我们看**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文人。与我的理解,**是一个宗师辈出的时代,“宗师”而非“人才”。文人似乎总是有一些特殊的气质。我想最典型的是西南联大。

这是一所多么辉煌和理想的学校。即使外面着火了,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仍然献身于知识。看过汪曾祺的散文集《跑警报》里面的内容生动有趣中又让我开始思考:

为什么他们能在炮火中平静地学习,而现在我们甚至有时连安静的课都不能上。

我想起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幕,学生与老师一起在漏水的教室中静坐听雨,多么美好的一幕。那是旧时代的留影。

我对陈寅恪在王国维悼文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我想这也是**文人的立身要诀。不可否认,**文人中也有类似于胡兰成者,在中日问题上,由于自己的思想问题,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但更多的是类似于章太炎、朱自清等清高。

这些文人,日子过的很不好,他们在名缰利锁中闪躲,在枪炮战火中挺身。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会感受到他们的困难。他们精神上的伟大使他们在战争中默默无闻的生活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

我对文人的认是很浅,大多是一些记实文学。但实实上,只有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林语堂先生早期的作品大多是半写半空,我很难通读,更不用说陈寅恪、辜鸿铭等人了。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朱自清、梁实秋和鲁迅的散文。

我比较喜欢吃,对**文人的关于吃的文章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说汪曾祺先生关于食物文化写的好,我却更喜欢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从小生活在老北京,家里比较富裕的他对于北京几个阶层的食物都很有一番见解。果然,文学艺术来自于生活。

我是比较羡慕那个年代的文化氛围的,但我又想,若我真的存在于那个时代,却未必有那样的精神在战火中学下去。也许,中国人民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们身处黑暗,却创造出光明。作者:赵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7

《南渡北归》读后感500字: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