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学习心得网 >读后感 >导航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20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精选10篇。

温暖的书籍常常能够帮助人们执念困难。读者们都很喜欢看作品这本书,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你收集和整理了多少作品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精选10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1)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因为美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可以投射到每一个物体上。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美可谓千姿百态,可谓无处不在。自古以来,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从未中断过。

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到平头百姓,但凡与美有关人们都愿品评一二。在众多的有关美的著作中,真正能称得上是佳作的屈指可数,而现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著作,对现代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本《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为为十章,按历史时期为序,纵向地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奴隶制时期,再到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文艺和美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且作者还以不同的历史环境为背景,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了社会审美观念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发展演变。但是与众多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理论著作不同的是,作者的着眼点并未仅仅放在对于美学本身的**上,而是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于各个时代的美学理念以及一些具有美感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美的历程》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这本书总结和概括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美学观念和美学艺术的发展,凝聚了先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对于学习美学的人来说,获益良多。

初读《美的历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作者的文字功底。优美的语言,轻快的语调,流畅的笔法,仿佛中国山水画中的工笔一样,作者把中国几千年文明衍生出的美的产物细细描摹,向读者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的世界。

细细品味,这本书带给我不同的美的思考。它打破了我原来对美的定义,让我对中国文化中的美又了新的认识。在我以往的认知里美只是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存在的,由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观念,我所认为的美是一种泛化的,是跟随大众审美的趋向存在的。

然而,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文明之美,是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美感。

特别是《青铜饕餮》第二章对中国巫术历史文化和青铜艺术的描述,使我领略到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美。众所周知,一个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宗教性很强的巫史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其他文明不同,巫术历史文化是为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青铜器作为巫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贵族地位和地位的象征。在作者的作品中,这件反映古老神秘文明的青铜纹饰,是这个时代美的代表。

与我们今天刻有精美图案的器具不同,这类青铜上的纹饰是如饕餮一般的神兽,它们大都面目狰狞,给人一种畏惧感和威严感。这样的纹饰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符合的。奴隶制时期的中国,到处都充满着战争,**,掠夺,因此这样一种面目狰狞的神兽是与当时战争肃杀的场面相契合的。

饕餮虽然只是一种青铜装饰,但它包含了许多含义。其一是作为一种神兽去保护统治阶级,保护信仰它的子民们,这时它就作为了一种神的意味出现了,它对于统治者和平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其二,它代表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持有者,拥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者是一种极大极重的震慑。

据书中文字记载,青铜器纹饰具有祯祥之意。正是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青铜纹饰,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崇高的美。这是一种崇高、庄严、肃穆的美。它是那个时代的记忆,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在《美的历程》中各个时代在作者的笔下都被定义了不同的美。李泽厚先生用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理性的具有极强逻辑思维的叙述方式,将各个时代的美学进行了完美的串联。除了对于各个时代的美的精彩解读外,《美的历程》的出彩之处还在作者对于美学史的宏观的概述和把握。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个完整保留文化的国家,其美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因此它的发展应该是有其内在规律存在的。李泽厚先生显然同意这一观点,他在《美的历程》中就以历史时间为纬度,对于中国的美学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探寻出了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读完了《美的历程》,不论是对于时代的美的体味还是理解美学内在的运作秩序,我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在中国美的品味上,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为泱泱大中华巍巍礼仪邦的中国,并没有愧对自然的馈赠,在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十分古老的深厚的璀璨的文明。从遥不可及的远古时期到可以触碰的明清,这样一段漫长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历史的演绎,而且是美的过程。

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为拥有这样一个美丽文明、历史悠久的祖国而感到无比自豪。从远古走来,我们饱经**,战乱以及不可预估的自然灾害,但是中华文明依然将强的绵延下来了,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散发着迷人的色彩,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丽的过程还在继续。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一定会让这个伟大的文明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2)

——感受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延续美的历程

我认为一本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吸引力。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正如“20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吧。

初次接触。

当收到邮局寄来的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惊讶发现书中的很多**都是历史教科书中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激发我对本书的兴趣。从此,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看了很长时间,我终于看完了这本浩大的书,

从盘古产生之初,美就贯穿于整个过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本文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艺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和审美把握。

游荡在这本书中,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字也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历史艺术美的历程,让读者领略到历史艺术美的瑰丽本质。

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的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震撼中国艺术的同时,无奈自己才疏学浅,也有点吃力的感觉,自认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

精读,感受心灵的震撼。

对于我,插图多的书,往往读得快,遇到了美的历程,发生了变化,畅游在琳琅满目的文字力量里面的同时,同时也感受图画中的深层次含义。沉浸在其中。我从来不知道各种神秘图腾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我从没想过我能在西安博物馆看到一小块秦砖和汉砖上有如此多的地块。从来没有人意识到,与凶猛动物图腾相对应的社会状况就是这样一场战争。正如笔者所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与适应造就了一批思想家和思想。

这是一本教我理解文化心理学的书,这是一本启发审美的书。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正如作者所说,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遵循这一框架: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文章对此理解,不得不提魏晋时期,笔者着重强调的一个时期。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长期的封建主义和持续不断的战争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特殊的影响。诸多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一个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二者构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

正是这文艺史上的一个飞跃。造就了的是“人的觉醒”!!!

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 “人的觉醒”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空间中弥漫开来,既有曹氏父子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又有阮籍的“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还有陶潜的“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正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是对外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这种觉醒表现得如此深刻、透彻。生活和自我的问题是如此之深,它取决于文化因素

这种觉醒的思想基础也可能起到更为内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证明了人的觉醒的核心是人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触动心灵的觉醒

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其积极的表现之一在于人不仅能意识到他与外在对象的区别,而且意识到时间对其生命的限制是那么具体而且充满着悲剧性。生命的悲剧性意识不仅体现为人对自己力量渺小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时间性限制,即生命的有限性。因此,人才培养出超越这种有限性的欲望,从而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寻求无限的发展空间。

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表达的,人性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感情和知觉”。一种人类在怀疑和否定中重新发现、思考、把握和追求生命命运的觉醒,创造了一代文艺的一种美。

中国文艺是人类的文艺。文学艺识源于人的觉醒,它带来了文学艺术艺是。没有人的觉醒,没有文艺的审美意识,文艺就无法达到独立的地位。只有觉醒的人才能创作出独立而有意识的作品。

同样,人的发展也需要人的觉醒,需要人的追求,而不是一味的怀疑和否定。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因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所说的,

“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题目:人的觉醒与文学意识——论中日两国的异同

isbn:730903374

作者:胡令远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和人的觉醒

扇子生形”的解放与“神”的解放--略论魏晋和晚明“人的觉醒”在艺术上的表现郭妍琳期刊网

东南大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3)

(一)它的几个特点:

1.跨度很大,点到为止。从原始社会到明清,它影响着各个朝代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古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图。

这也决定了它只能是笼统的,而每一个朝代只能选择几个点来阐述,高度概括每一个领域的面貌和意义,一般来说,引导你按着它的路线图去进一步探索。

2.词汇量很丰富。从它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的力量。这是一本能让你记很多笔记的书。许多话是第一次听到。许多句子都闪耀着哲学的光芒。

而且,它截取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3.看法中肯。它有很多的看法,做了很多总结,而这些总结细细品位,确实如它所说,看这本书的过程你自己的看法会不自觉被它所覆盖和推翻,按照它的思想进行了一场“美的历程”。

4.知识丰富。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却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二)我读《美的历程》和钱有关系。一般来说,我会选择200页以下的,包括**。原因很简单。首先,如果一本400页的书换成两本200页的书,听起来就差一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

另外,我的经验是,越大部头的书往往越乏味,作者通常是对读者的领悟理解能力持怀疑态度,一点点主题结论要迂回曲折反复论证个5遍6遍,看得头昏眼花非常上火,更有甚者,万一没看懂,不但上火,信心也受打击。所以,我读《美的历程》可以算是个例外,这本书罕见的厚,377页,我看过的唯一比这本书厚的就是半部《资治通鉴》。 买书我可没这讲究,不分厚薄,只管喜欢,先从架子上不分青红皂白,检面善的就抽出来,交款的时候再把书摆到台面上,**质量做一番综合衡量天人交战,之后拿上

三、五本飘然远引。长话短说,那天在三联,我忘记把《美的历程》从购物车里面抽出去,就这么把它买回来了。(我想知道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是否有潜在的动机?

)我没有理由不爱,88元!!!不过这本书贵也有它的原因,全书收录214幅精美插图**,其中大部分是彩色的。看在这钱的分上,再厚的书,也要咬牙看下去。

如此,我在厕所里开始了《美的历程》。在那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事实:阅读插图多的书籍有其自身的优势,即阅读速度快,成功感强。一次如厕,我最多看了50页。

但也有慢的时候,比如在上“魏晋风度”那一章的厕所时,我一次就耗费了将近30分钟。原因是我看到了一幅很好的画**: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泥塑。

在描述这泥塑之前,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问题我出了厕所马上就问了我的女朋友,她的回答让我非常高兴,其智力水平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我们心目中的古代人是个什么样子?为了让大家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我这里先分个段。 答案我自己说出来吧:

峨冠博带,宽袍广袖,对于武侠**看多了的朋友,古人有时候腰里还配着一把宝剑,总之,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小时候读郭沫若的《屈原》,里面画的屈大夫就是这个样子,后来看过的所有古人造型也都是一个模子(可能最近**电视台拍的《笑傲江湖》里面的余沧海算个大例外)。但看看雕像(书中163页)。在这一页的右下角,一个小个子男人蜷缩在一起,抱着头坐在一块圆石上。只能看到他的肩膀和头发。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为什么受苦?妈的,只是个小哈姆雷特。就象哈姆雷特。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头发卷曲并粘在头皮上。就是这个泥塑让我在马桶上坚持了半个小时。不是没有收获。当我出来的时候,我让我女朋友注意到了这句话: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会看不起中国。如果你了解中国的历史,你会觉得这不是中国。现在,我已经读完这本书了。关于作者的教育,除了钦佩他之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这么多漂亮的东西,我也值这个价。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别的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西方的智慧》就是半价买的。

就一句话,万一哪天你们谁看见这本书打折处理了,可千万千万别告诉我。《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古代图腾时代原始巫术的礼仪活动,其中融合了后世的歌、舞、戏、画、神话,以及陶的有意义的文化装饰和造型形式。

在第二章中,从青铜器充满凶猛美的时代到艺术从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的青铜时代,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意原则、建筑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的代表。

“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了自觉阶段。文学独立于广阔的学术领域。它仔细区分了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

阮籍和陶潜是这一时期非常独特的人物。第六章分三小节论述了“佛陀世容”,佛教艺术从南北朝的“悲惨世界”到隋唐大统一时期的“虚幻颂歌”,再到趋近消亡的走向世俗。第七章的“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

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体现了唐朝鼎盛时期知识分子的豪放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交响诗的巅峰。第八章是“韵外之致”,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则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的美的历程。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述的是那些社会矛盾和悲欢离合的世俗人情,而上层的传统文艺却笼罩着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又幻化成像《桃花扇》和《长生殿》那样的感伤文学。

虽然这种对鸟瞰的宏观把握并不能使每一个问题都得到详细的描述,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模糊的印象。

游荡在这本书里,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之旅,更是对我们精神、灵魂和思想的洗礼。

不仅仅用“震撼”这两个厚重字足以表达其中的分量。本书所要带给读者的,原本比作者预想的要更缤纷绚丽。诚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意识的逐步提高,社会将越来越先进,或越来越令人兴奋和先进。

但凡事都有例外。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觉到,即使时光流逝,社会富裕,也有一样东西不会随着时间而退化。反而,时间的积淀更能加重它的韵味。和它所散发的魅力。

它会随时光的足迹为自己装扮更华美.更有气质的华衣。不会随时间褪去光彩,反而更加清新,它就是艺术.

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本书作者也正是通过历史的美的艺术历程,让读者品味到了他的新鲜和清丽,让我们读到历史艺术的美之瑰丽本质。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有一样与艺术.文化总如影随行的原始艺术,随时代繁衍总是历久弥新。

在文艺领域的大花园中独树一帜,这就是巫术.宗教礼仪。我们不能否认人类对这些“传统”的依赖,上至君王,下达百姓,都把它供在一个崇敬的地位。

早期原始艺术大多有宗教.巫术的影子,人们在精神领域一直对它有所保留。但对我们这种现象从纯艺术.

文化来说只能是思想借鉴,不应痴迷其中。毕竟,封建迷信在科学社会是被摒弃的,又或着说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也越来越被弥漫在奇异想像和炽烈情感的图腾文化与诗歌.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

也同样代表了一种根基深沉的文化体系。对于这种文化,历来“美学家”们是抱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借鉴吸收的。

本书中作者写的具象.深刻,对艺术的宗源.历程,以及评价极具习究意味。

我们只能从书中读到浅显的文理,倘若有时间应是反复研读推究的。反凭我们薄浅的艺术领悟能力难以读它的精髓,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而已。

读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原本幼稚而愚笨的认识。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们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

李白.**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

中国古典文艺的巡礼教会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审视艺术的共同性或普遍性,文艺的客观发展规律,把社会时代风采与文艺紧密相连,用审评的独特视角观察文艺现象,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语言造字上极具功力,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这本书共分十章,这里让我为你撷取华夏文明最为辉煌唐代细细道来。

《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

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

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在政治上,官阶爵禄日益代替阀阅身份,成为唐代社会视为最高荣誉所在。先前的门阀士族被压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与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知识分子可由考试而做官,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突破了先前门阀世胄的垄断,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们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对有血有肉的人们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幢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欢乐。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读罢良久,眼前一阵唐代的浓墨重彩。

(三)李泽厚在本章的结语写到,“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作这种美的巡礼。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

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客观规律在**呢?

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

李泽厚不仅说出了艺术与当前社会、政治的内在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美的历程》的总体脉络与一贯穿之的线索。于是,便有了远古的“龙飞凤舞”,夏商的“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风度与佛陀世容”,隋唐的“盛唐之音与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思潮”。为我们勾划了中国古代美的历程与艺术的永恒。

远古的“龙飞凤舞”

龙与凤作为中国民族形象的象征,至今仍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亘古不衰。对新人最诚挚的祝福是“龙凤呈祥”,夫妻同盖的是“龙凤被”。舞龙画凤已然成为百姓的传统庆祝方式。

一如亚当和夏娃之于西方国度而言,龙凤亦可称为蛮荒的远古年代,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美丽传说。在李泽厚详尽的论述里,笔者约莫可以描述出这样一个关于龙凤的故事来。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那为何凤图腾氏族没有被合并呢?是这样的,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的战争、掠夺和**,逐渐融合统一。

但是,由于凤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为龙氏族所吃不掉,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就被独立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夏商的“青铜饕餮”

夏商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远为具体的动物形象,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对应的动物形象,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对内,它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对外,则是野蛮原始社会,战争的常态,对异氏族、部落的威惧恐吓的符号。

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积淀着一股深沉而无可阻挡的历史力量。它的美,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反映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的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在与其所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的美的本质。

先秦的“理性精神”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艺领域说,主要表现在儒道互补。

儒家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或心灵净化。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

而道家则是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存在的。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楚汉的“浪漫主义”

楚汉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在楚辞里,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更为自由和充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了。仍是一个想象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的浪漫世界。

魏晋的“风度”

魏晋是一个哲学重新解放、思想活跃、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在没有过多的统制束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文化思想领域较为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提倡人的“本体论”。

对人生的执著,对人生的感喟咏叹。

隋唐的“盛唐之音”

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方面,中外**交通发达。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

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一片的欣欣向荣景况,无论是诗歌还是书法,都在此达到最顶峰,奏出最强音。

宋元的“山水意境”

随着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处在居住、休憩、游玩和观赏的环境,不在强迫要求奋发进取,不再需要掠夺开发,满足于现实生活,希望长久保持安定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社会农村理想化、牧歌化。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切宁静和心灵的解放,寄理想于山水间。

明清的“文艺思潮”

巨大的启蒙思潮的出现对封建统治传统的毁坏和批判,导致了高雅趣味的诗词歌赋让路于世俗真实的文学。人的地位的解放,对自由的向往,让世俗文学,包括男女**,得到肯定性的认可与平民百姓的消费。随之伴随的是民间戏曲的登台,版画的被欣赏等等。

与思想解放想一致,出现与正统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和突破传统清规的感伤文学也在发展变迁中。

后记 对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佩服他的理论素养与说法的透彻之余,还感叹中国古代的美是如斯的壮美和精巧。此次的读后感,大多只能抄袭李泽厚先生的原话,因为他的论述实在是精妙了。而我,只能对我所感兴趣的部分作一番抄录。

用以作为我对此书的脉络的书面梳理,用以保存我此番的粗读品味。

《美的历程》给予我的不在于对中华文化美的理论获得,而在于一种求学的执着与耐心,一种处闹市的宁静,一种淡名利的从容。

深刻明了,理论基础甚差的我,对美学专著的看懂尚在幼年期,更别提有和心得体会。如果非要谈一下此番体会的话,我觉得书不用读得太多,要会选;当选到好书后,要会读;精读,细读,慢读,重读方可。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4)

二、“神秘浪漫主义”与“现实浪漫主义”

从远古的图腾意识到夏商的青铜艺术,其内在的形成过程都与之关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和变革时期”的先秦,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集权导致的思想活跃的特殊历史环境里,先秦艺术在儒道互补的大线索指引下渐趋理性。在这样一个历史大潮中,由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到汉朝的人类的大举胜利形成了不同现实环境所导致的浪漫主义,在“楚汉浪漫主义”的论述中,李泽厚先生论述的相对简单一些,我觉得,李泽厚先生在探讨楚汉浪漫主义形成的内在原因时,并不是十分具体。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感觉到李泽厚先生在艺术审美层面将其并列论述,当然有其合理性,如对“琳琅满目的世界”和风格“气势与古拙”的概括。

但是,我看这一部分的三个标题:屈骚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气势与古拙中感到,所谓的楚汉浪漫主义,在后两个标题内,似乎只是在论述汉代的浪漫风格以及审美意境。看过后感觉将楚和汉相联系起来的这一部分的,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大处相同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并没在内在的精神探究来阐发这两种浪漫主义的实质性不同。

我认为在论述浪漫主义这样一个命题时,楚汉并不能并列论述。当然,单就阐述这一审美风格的角度我没有异议。

我觉得所谓的浪漫主,在楚汉时期实质上是不同的,首先,以屈原为代表的屈骚传统形成,在社会层面是生产力相对地低下的结果;但在以汉赋、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却是生产力相对发达的结果。由于南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政治存在,使得其“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 “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所以就屈原作品,单从审美角度,撇开所谓的政治抱负和苦恼来看,“美人香草,百亩芝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婉婉……”如此等等无不是在这种基础上保留而来的浪漫手法;汉代由于其政治体制的强大,生产力的发达,使得人们将更多的关注视角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哪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秋千壁画中的人物动物的行进行列……”,可见汉代的浪漫主义更是根植于由对自我的信任和战胜自然的雄心引发出来的一种“现实浪漫”情节,是一种带有“古拙” 的浪漫。

而正是这种“古拙”使得汉代的艺术的运动感、速度感、韵律感变现突出,在这种由于“古拙”而导致的“自由”中弥漫着浪漫主义情调。所以从这样一个层面就可以探讨出楚汉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差异的地方即审美内涵上的不同,楚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根植于脱离现实的神话思想和神秘主义,我将其称之为“神秘的浪漫主义”;而汉代的浪漫主义则更多的根植于人类思想征服心态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我将其称之为“现实的浪漫主义”。李泽厚先生虽然论述了汉代艺术所体现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古代图腾的区别,但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不同的社会现实环境和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不同的浪漫主义情怀。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对浪漫主义的阐述,可以将远古图腾歌舞和楚域屈骚传统,将汉代画像石、壁画、汉赋艺术和盛唐诗歌、明清的浪漫洪流加以比较来探寻浪漫风格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内在线索和精神实质。如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在“佛陀世容”部分中以“悲惨世界”、“虚幻颂歌”、“走向世俗”对魏晋,初、盛唐,晚唐、宋以及延伸至明的宗教文化的论述。

三、宗教艺术与诗人之死

在对“佛陀世容”的三个部分的探讨中,李泽厚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历史眼光观察艺术现象的视角。在这部分阅读中,李泽厚先生也引发了我对艺术家自杀命运的思考,我坚信这也应该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为什么会由此联想到这样的问题上来,主要是因为在李泽厚先生在对宗教艺术的探讨中,将三个时代人们对于宗教的不同认识而导致的不同总宗教文化中,我觉得在历史进程中,我们无法摆脱宗教文化的影响,虽然进入现代社会甚至是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宗教被解构,但是我认为,这是根本无法可以解构和回避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意识,不管你承认与否,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宗教,但宗教意识已经转化为一个始终困扰艺术家的问题,即在思想层面上对生存信仰的探索。从另一个角度关照世界,颠覆传统现代主义,解构一切后现代主义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生命义以的价值始终是一个复杂而困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上,不管是西方古希腊宗教传统和犹太—**教精神,还是中国道家思想,都得出来一个命题,这就是现世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正是这种无法摆脱的宗教思想,导致了中外历史上许多艺术家(尤其是诗人)的自杀。中国的超脱主义和西方的救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似乎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困境问题,但是正如刘小枫在《拯救于逍遥》中所说,“超脱主义并不倡导自杀,但所有的超脱主义、厌世主义在逻辑上都无法避免肯定自杀”。既然现实本无意义可言,但是对意义的执著追寻又让这些艺术家们无法陷入了这样同一个悖论中,向世界索求意义、赋予世界以意义成为了诗人的使命所在,但是在思考生存状态的焦灼思考中,又因为无情的现实和常人的无法理解让诗人继而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信念缺失状态。

既然对存在的信仰已经不复存在,自杀是一种合理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

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都是面包”。屈原、叶赛宁、茨威格、马克吐温、托勒、普拉斯、麦科夫斯基、法捷耶夫、顾城、海子继续上榜,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叹的榜单。刘小枫说:

“诗人自杀不是日常事件,而是信仰危机事件。”那么我想这一连串自杀艺术家的名单是否也可以在另外一个角度构成一段痛苦的“美的历程”?

四、艺术大师与审美个体

在《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部分中,李泽厚先生探讨了五代和北宋的“无我之境”和元代到明清的“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认识到”;而“突出强调笔墨”的“有我之境”侧重于“如何通过或借助某些自然景物、形象以笔墨趣味来传达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不管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其实都是艺术家们的内在信仰信念在作品上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延伸。

和上面由“佛陀世容”引发的诗人之死的问题相关联,艺术家同样是在一种生存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艺术创作,除却直观上的审美快感外,在 “美的历程”中,如何通过呈现在眼前的艺术作品来深度挖掘潜藏在背后的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来探究处于这样的意识形态中的艺术家的特殊思想状态显得更有价值。马克思的美学史观就是要强调这样一种美学态度。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中处处渗透着这种思考和态度,在十个部分的阐发中都以历史的关照和意识形态的探寻为出发点,从而更加深刻的让我们了解到在这段历程上各个时期不同美学思想和审美态度。

在结语部分,李泽厚先生在讨论关于诸如此类的“巡礼”的探究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对艺术客观规律的探寻的意义时说到:“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以肯定”。这种规律的探寻的意义所在,我是赞成李泽厚先生的看法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下,我似乎怀疑人类的思想状态的发展历程,关于艺术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各个层面上的问题,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叔本华、尼采、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等,为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达到了如此的高度?

他们何以以超越时空的眼光看到了现在甚至以后,而我们却一直在这些伟大的哲人、艺术家的神圣形象中不断摸索,像李泽厚先生所说我们对于生产力和艺术发展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我觉得这不免是紧密联系现实,与现实存在的社会学相结合的思考成果,但是诸如以上那些艺术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规律我们现在又真正认识多少呢?从现代派的沉重崛起到后现代的解构,我们并不是达到了一种理解前人伟大思想前提上一次超越,而是更多立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状态相结合基础上,从另一个层面的突破,如现代派的乔伊斯等人,他们给我们的不是对前人伟大艺术家的明晰理解,而是在另一个层面和他们一起又为我们竖起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是观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就是积淀的形式,美的形式”。在美学层面上,李泽厚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因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也告诉我们——

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族心灵的历程——读《美的历程》有感

艺术与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在化、表现与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历程,民族的艺术史也就是民族心灵的历史,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这本书中,在谈到艺术的发展之前,笔者必须先谈谈社会和思想的变化和演变,才能了解艺术与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相互作用。

一、艺术之起源

原始人开始以某种艺术形式表达社会的意义。装饰品和某种色彩的使用“不只是感官愉快,而是其中参与了、存储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势(装饰品、色彩)中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某种色彩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

”美,因此就不只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有意味的形式”。图腾是一种重要的现实形态,它建立在一个部落的观念和希望之上。

最初的写实图案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线条和图案。这种抽象的几何图案和线条实际包含着大量的远古时期人类复杂的情感、观念和想象,在不断的综合、抽象的过程中,虽已不再能用理智、逻辑、概念诠释清楚,但仍保留在美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当中。

“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 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

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然后形式逐渐摆脱了模拟和现实,使自己获得了独立的个性和前进的道路。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美的形式不断地与人互动。形式式由人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形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2、 从青铜器的发展变化看艺术的时代性

商代“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就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禛祥意义。”这些纹样“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是原始部落图腾文化发展到高级形式的表现。

进入春秋以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体制结构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会的解体和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的地位。

”时代在变,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情趣也为之一变,宗教束缚的解除,使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更自由地进入了作为传统礼器的青铜领域。青铜器纹样也以贴近生活的写实面貌和更加自由、生动、奔放的新形式出现。

三、理性主义为华夏艺术奠基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我们关注的不是认知的模拟,而是情感的感受,所以,与中国哲学相一致,中国美学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和节奏。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宗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发展为孟子的大人格理想和庄子独特的独立人格理想。从表面上看,儒道是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被动退却;但实际上,儒道只是互补和协调。

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为生产和外在效用,后者强调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性。前者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框架和束缚,后者则是给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烈的冲击、解放和否定。

人的理论与自然浪漫这两个对立的整合概念,最终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式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从建筑风格上看,中国建筑不是一种孤立的摆脱世界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生活的宫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

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四、华夏艺术中想象力的源泉

当中国北方在儒家的影响下,脱离原始的宗教,日益理性和世俗化的时候,原始的氏族图腾-神话的文化在南方的楚文化中得到了更多的保留。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具有和北方文化迥异的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

楚文化在汉代的艺术中得到了继承。汉政权由于主要来自于楚地,虽然在政治上选择了儒家纲常礼教,但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更多的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也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炽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想象与世俗功能、行动征服结合,形成了汉代灵动而古拙,表达世俗生活而又充满想象的艺术风格。

当理性思维在政治上占主导时,神人的交流就只能在艺术的世界中。而此时的神已经不是完整的宗教上的图腾,更多的思想解放和浪漫遐想一种寄托。

五、艺术随时代不断演进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怀疑论哲学的影响下,艺术表现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当经术法统、道德节操全部被至于怀疑和否定之下,只有人生的短暂和多难是最真切的感受。统一的价值标准不复存在之后,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这一千古主题的咏叹就发自肺腑而动人心魄。

内的追求和外的否定连在一起促成了人的“觉醒”,个人人格、思辨和精神状态的表达成为时代艺术的主题。为个人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完全不同于两汉“厚人伦、美教化”的主题。

在宗教艺术中,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宗教内容服务,是宗教精神的载体。在魏晋时期的佛教艺术中,造像人物的神态充满了神秘的,超然自得,无法琢磨的气质。

中国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有一个接受、消化、摆脱的过程。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佛教中反理性的宗教神秘迷狂的部分。佛从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转变为管辖世事、可向之祈求的权威的主宰。

之后,在理论上出现了要求信仰和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

因此,佛教艺术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佛教艺术中表现神秘主义的因素逐渐淡化,而渐成描绘世俗生活,更加逼真、具体和写实。这也渐不是宗教的艺术了。

唐代艺术继承了两汉和魏晋的传统,并发展成更高一层,灿烂夺目。既不同于两汉艺术对外在事务、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同于魏晋时期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生活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浸透在盛唐的文艺中。

李白代表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天才极致,随心创造,无任何约束。

到中唐,以杜甫为代表,盛唐艺术那种雄豪壮伟气势和情绪被纳入规范,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也因此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和亲近。

到晚唐则进一步发展到“峭洁清远,遗世独立”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在晚唐发展起来的词,是这种细腻的艺术风格传承的主要载体。

和诗境的笼统、浑厚、宽大不同,词境具体,细致,新巧和富于情感。词的这种意境在宋代的山水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元明清的艺术则更加细腻、世俗和生活化。和时代发展相一致,日见平和,不复有民族兴起之初艺术所具有的雄浑古拙、炽烈奇诡之气。

还是开篇时所讲,《美的历程》描绘的是民族心灵精神的历程。理解了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前人艺术中跳动的生命。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5)

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我根据《榆次一中高一新生暑期推荐阅读书目》中选择了《美的历程》一书进行了阅读。《美的历程》是一本有关于人生修养与中国历史的美的书。

这本书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历程中的人与事与物的美,来带领我们进行一段美的历程。它通过解释、描述一些中国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事物与人的思想来将某种东西的美表现出来。通过阅读,我也领略了中华之美,同李泽厚进行了一次美的历程。

这本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每一部分将有三或四个副标题来解释。下面,我就将自己认为好理解的几个部分来讲述

其中,首个部分是“龙飞凤舞”。、符号化。正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也就是“美”的开始与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刚刚形成的时候,人们是如何将“美”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来蕴藏在远古图腾中的。而原始歌舞是人们表达这一图腾意意的一种形式。图腾就是远古部落的旗帜符号。

按时间历程走,在“青铜饕鬄”中,是讲自夏代以来的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与

青铜发展史。这个部分是讲了饕鬄纹,一种**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一方面是恐怖的代表,另一方面是上帝的保护。

同时,它也显示出了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与青铜同时期的文字:甲骨文、铭文和铭文。

也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佛陀世容”,这章是讲述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充满战乱,痛苦、民不聊生。这时,佛教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

佛教宣扬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要忍受痛苦,虔诚的信仰佛教,才能够脱离苦海。因此,石窟雕塑作为人们心中的信仰,是时代美和社会美的理想体现。这也是佛教在这个时代的艺术的发展。

后来,佛陀的世界能力不断变化,越来越接近人。总之,佛教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新的意义和形象不断出现。

“盛唐之音”中讲述了唐朝的艺术的发展,从不同诗人,如:陈子昂、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等。他们的诗风来讲述唐朝的艺术发展。

“宋元山水意境”则是讲述绘画的一章,因为绘画艺术的高峰便在这个时候。从北宋过渡到南宋,主要讲述了“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的推移。也就是绘画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再到另一种高的境界。

但在元代社会风气和文人心理状况下,他们大多采用山水画来表达主观情感。

“明清文艺思潮” 是写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从这一时期的**具有生命活力和新生意识,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戏曲、雕刻,无不反映出这种思潮。如: 《西游记》和《牡丹亭》,都在呼唤一个个性解放的近代世界的到来。

但这一思潮在清初出现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从浪漫主义变成了伤感主义,如:《红楼梦》,它们共同体现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

《美的历程》其实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它的书后有供参考的配图,注释也很多。虽然这本书我在读的时候有些难理解,但依旧抵挡不住这本书的魅力。美的历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魅力所在。中华民族的魅力不仅写在这本书上,它无处不在,将来也将如此。

正如作者在书的结尾所说,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6)

美的巡礼《美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作者李泽厚原来我并没有听说过,但这本书确实很经典,无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像我这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文字平实易懂,只是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纵观前面,如可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那么,以小说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这是作者的总结,很精炼、很到位,但是书中的内容还不止此。本书是从远古图腾开始说起的,很难说刚开始的图案美学意义有多少。按照我自己的看法,任何东西一开始人们总会先考虑它的实用价值,然后才有美学价值,饱暖才能思淫欲,话糙理不糙。那么,当器物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后,有了一些装饰图案、线条之类的纹饰就可以理解了,但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些图案、线条的美。商周的青铜器就不一样了。

刚好深圳博物馆最近在举行青铜器展,看了两次,确实挺震撼的。最近流行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我看现代生活的仪式感远不及商周时期。当时的食器、酒器、水器等等都多种多样,每一样都有不同的用途,虽说大多是祭祀用途,但看得出来真是仪式感十足。而且,每件器物的精致程度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实在难以想象以当时的手工业水平是如何把这些青铜器制作出来的。先秦及汉以后,艺术追求上确实上了一个台阶。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人生哲学基础,汉赋虽说是为帝皇将相歌功颂德而诞生的,但它却也是能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文学形式。

至于建筑,自汉到唐臻于顶峰,之后的时期再无法超越,只可惜中国人没有珍惜建筑的传统,当年的阿旁宫、长乐宫如果能留到现在,该是怎样一种难以逾越的建筑奇迹呢!魏晋时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确实不是一个生活的理想年代,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但往往政治不稳定的年代,艺术的发展却非常迅猛。佛学自东汉传入后,在这个时期虽然几经波折,但总体是得到了重大发展,而且与中国古典的人生哲学相互影响,渐渐变成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雕塑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魏晋至唐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顶峰时期,只可惜没有加以保护,也没有加以继承,就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这一时期人生哲学上的发展,更加着重的影响了文学和书法的发展,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这些都是光耀千秋的人物,更不要提二王在书法上难以企及的成就了。

唐朝是中国人最向往的朝代,国力强盛,万国来朝,丝绸之路光耀千载。在绘画上,继承了魏晋的人物画,突出表现牛马仕女的题材,能与诗仙比肩的画圣吴道子就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可惜的是如今已经无法看到他的真迹。这个时期成就最高当然是唐诗,从边塞诗的豪迈,盛唐李白诗的浪漫性,杜甫诗作为标杆的规范性,到了晚唐的世俗主义,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当然,这个时期还有作为规范的颜真卿的字,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欣赏得了,至于音乐和舞蹈,就更难以理解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形式当然是词,但其实艺术上的成就在其他方面更高。哲学上自周敦颐以下,到了二程张载,到朱陆,完成了中国人的哲学观。

宋诗与唐诗相比少了自由浪漫,多了理性思考。宋徽宗的极致审美成就了宋瓷,成就了五大官窑,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了美的标杆。宋元的山水画则是能与汉唐建筑、魏晋雕塑相提并论的艺术形式,由喧嚣回归沉静,表现了极致的文人审美。明代的家具艺术流传至今,以舒适而论当然不及欧洲家具,但中国的传统都是重内心多于重外表,明式家具就是为了表现人的内心状态,体现人的精神。文学形式上,明清的小说继承了宋代的平话,更加贴近于世俗社会,当然明代的浪漫主义和清代的无可奈何也是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了绘画的领域。

匆匆看完这本书,相当于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进行了巡礼,只可惜基础太差,很多内容无法理解,但不能像很多现代人事实上无法理解古诗词,不懂平仄,硬要作点诗词充文人,我真心建议把下面这三种文学形式看明白再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7)

《美的历程》读后感一近日,有幸拜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真是一部开阔志趣的好书。

哲学家冯友兰称赞它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史。

这本书从古代史前文化入手,涵盖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直到明清时期,作者带领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之美进行了空中巡演。其中,内容深邃朴实,充满哲理之光,语言精炼优美,令人唱叹忘返。

读《美的历程》,仿佛在登临一座风景奇秀的高山,满眼的绝胜风景,气喘吁吁并吸收升华着,令人心旷神怡,大获裨益。经常看书画画,不知不觉中一页书画满了。

本书从艺术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各部件的联系出发,对各个不同时代独特的美的元素,进行了鸟瞰式的观花,从龙飞凤舞的原始图腾,到青铜饕餮;从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汉的浪漫主义;从佛陀世容的虚幻颂歌,到盛唐的杜诗颜字韩文;从宋元的山水意境,到明清的文艺思潮……你会不知不觉中仿佛走进了一座宏大的艺术博物馆: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着名的诗人文学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感叹作者的宏大构图、哲学论战,羡慕作者的深厚积淀,自高自大。

《美的历程》读后感二《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三个火枪手读后感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着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英俊的**,我花这个**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便是半价买的。就一句话,万一哪天你们谁看见这本书打折处理了,可千万千万别告诉我。

《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闻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着作,从宏观俯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古代图腾时代原始巫术的礼仪活动,包括歌、舞、剧、画、神话等,以及陶瓷的文化装饰和造型形式。第二章,从充满凶恶美的青铜时代到艺术从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的青铜时代,美丽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赋比兴、建筑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最为强烈,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条基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秘密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墨客是它的的代表。“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美的历程》读后感三如果你想读一本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或者你有一个想宏观了解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真切愿望,那么《美的历程》可以一读,又不得不读。

大约一本好书,你都能或是朦胧隐约,或是直接强烈,或者两者兼有地感受到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不是别的,它只能是著者个体特有而迸发的天赋才华、“修为”的人生境界,“积淀”的生命质量,它在当时感动着你,而后给你无穷无尽的“意味”。同样,《美的历程》也会在上述的一些方面让你“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恢弘博大的气势。似乎,它不是美丽语言的突然陨落,也不是特殊思想的盲目吸引,而是对其雄伟气势的最初仰慕。《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从史前文化一路辗转明清近代,从图腾歌舞、青铜陶器一路延展经史辞章、诗词书画,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以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庭院深深深几许”--敏锐深邃的思想。固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理论的空中楼阁、概念的空壳游戏,恰也可以在此发生,因此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如“楚汉浪漫主义”,即是对楚地区、汉时代文学艺术特质的敏锐把握、独到概括,唐朝如是,宋元如是,明清亦如是。

它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你提取出著者理解之下的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的“庭院深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珠玉圆润的语言。如果动力激发人们的思考欲望,思想与人们的精神共鸣,那么语言常常激发人们的感官活动。读《美的历程》,大约你是禁不住要读,要写,要背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要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他的语言魅力。

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铺排列锦、博引旁征……如珠玉般圆润,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也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不感掉书袋似的酸腐不堪,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读后感受及真切推介,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论研究、学术感受在此无法一一言明,也各家各派对此已有相当的成果,我并不想重复、摘抄,重做“她人嫁衣”。

《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本身已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然而,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首先在理论上建设一种饱含美学精神、性格的新道德--“审美性道德”:如何重新发掘已为本书所发现和尚在传统中所深藏的美学精神、心理结构,创造性转化西方、印度文明的正面、积极因素,并其中最主要是道德吸收、转化,与当下时代“轻浅浮躁”的现实精神相照顾、相调节,注入到“审美性道德”的建构事业中去,以期能够对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以解毒、救赎,建立起闪耀着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历史理性价值的“情本体”,赋予“时代个体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以活泼有力、“初晴”般的美学性格。

这是《美的历程》也即“李氏美学”其后的待完成的意义,也是我以及后来的我们或许能够去做的事情。

寥寥几句,远不足观。后时努力,诚堪期待。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8)

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写的。

美,大概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吧。

但如果我问你,什么是美,你能回答吗?

你可以说,百花齐放的时候,就是美,日出日出就是美,王羲之的书法就是美,范冰冰也是美。你会跟我说,美是抽象的,是很难概括的。

百度百科将美定义为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人对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式和审美的理解、判断和运用的过程就是审美。

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

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这可能算是比较学术性质的去定义美了。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

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

李泽厚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在古代图腾、青铜器、诗歌和**中发现了美,者是普通人没有发现和关注的,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起点。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近年来,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大量青铜器非常规范,尤其精美。玉逐渐失去了古代的象征意义,而成为更多的鉴赏对象,或赋予伦理意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

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这就是我看到的,我有了研究商代青铜器的冲动。他是多么的美啊,无论从器形,从纹样,都体现出了商代那个神秘而又独特的朝代的东夷荒蛮之美,他神秘。可怖,凌厉。

我沉浸在青铜器的美里中,仿佛我的手可以触摸它,触摸人们对鬼神的恐惧和崇拜留下的印记。

作者从原始部族谈起中国的美学,为我们讲述了每个时代,中国特有的美学,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佗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我对冯友兰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记忆犹新:“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9)

试问,《美的历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冯友兰说过“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中国史。”也有人问过:“这是一本专论?不是。这是一本通史?不是。这是一本散文?不是。这是一本札记?不是”。其实它可以什么都是,而它又什么都不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可以是一本思想书,也可以是一本美学书,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而李泽厚本人却认为“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再问,《美的历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李泽厚说过“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的“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在《美的历程》中,你会发现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代都有着各种各样别具一格的美。你看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到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再到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带来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你会发现在整个历程中,它不是如同传统历史书本般笼统介绍,而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李泽厚先生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终问,《美的历程》,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历程?

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如同一位博学的向导,引进着我们进入了中国艺术的美的巡礼之中,去细熙品味美的精髓。看过那些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秀骨清像的北宋雕塑,阅过那些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美如仙境的宋元山水,通过那些美妙诗词、歌赋舞曲、书画雕塑、建筑文献,一步步地带领着我们走进了文明中国的美的长河。时代的火花在河中沉淀,感染着人们的情感,使得人们流连不已。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篇10)

美的历程》读后感——关于本书的四点思考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似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美学史。和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相比,我觉得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心灵书写;而《中国美学史大纲》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规范语境内严谨客观的介绍。所以读《美的历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来说,更能激发兴趣和阅读冲动。

读完《美的历程》,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或变幻或相承的美学内涵。“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志,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历程”;“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和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如此粗糙的随笔札记,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局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如李泽厚先生在这本书的开篇和结语所所的两段话一样,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确有一种“匆匆巡礼”的感觉,他把自己对中国远古到明清的美学认识以最为代表性的事件、最直接的风格和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匆匆巡礼”虽匆匆但不零乱;虽巡礼但不空洞。于我而言,李泽厚先生的这部美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在其启发和指引下进入美学的**和学习。

乘坐李泽厚先生的重载列车,从神秘的远古而来。站牌一路斑驳华丽。每一个站牌地下都工工整整地刻着两个字:“思考”。

在这列火车超时空的行驶中,我在远古时代和楚国停留的时间最长,有时候还意犹未尽,让这辆列车倒着开,反反复复。因为在这两部分的论述和思考中,一方面,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角度上引导我进行自我思考,但在另一方面,我对其在关于楚汉浪漫主义的论述中的合理性在自我理解的角度上产生怀疑。

一、 作为图腾与作为艺术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 ‘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

这一精辟的论述清楚地表达了古代图腾文化形成的必然性和自然趋势。根据李泽厚先生的论述,我在思考这个古老的图腾到底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

图腾的最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含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比如饥饿之时很容易地捕获了大量野兽,首领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等等)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就应运而生了。

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我不知道这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我想象地举一个事例(在我来看来,我们几乎没法举出绝对真实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状况,因为依照我以上的理解,这种图腾形成到意识观念的形成的前提,是基于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把握的偶然性和原始人口类思想的主观性之上的),比如在原始人类某一天正常的生活中,突然电闪雷鸣,引发大火,引得从林中的动物全都逃跑,而这些野兽又恰好逃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使得他们不费一丝气力就捕获很多野兽作为粮食。那么也许他们就会把这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的恩赐,并在恐惧与感激中接受这种恩赐,并把他们所看到的诸如闪电、大火的形状和色彩视为这种巨大神秘力量的象征,于是在他们的图腾中便出现了诸如闪电和火焰的形状,并涂上他们眼中闪电、火焰的颜色,作为图腾和巫术的仪式符号膜拜。

渐渐地,这种颜色和形状成为一种观念植入他们的心里,并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外化。除了固定的图腾之外,他们可能会把兽骨、石木等物体雕成那样的形状佩戴以求赐福,久而久之,这种形状和色彩就会被普遍接受和喜爱,慢慢地添入人为的加工,形成最初的所谓的“装饰品”,那么这个时候,在图腾崇拜的前提下,对于这样的反复制造和喜爱便在一定程度上衍化成一种审美意识了。之后,笔者认为李泽厚先生所论述的原始歌舞也是同一个形成过程和审美阶段。

二、“神秘浪漫主义”与“现实浪漫主义”

从远古的图腾意识到夏商的青铜艺术,其内在的形成过程都与之关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和变革时期”的先秦,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集权导致的思想活跃的特殊历史环境里,先秦艺术在儒道互补的大线索指引下渐趋理性。在这样一个历史大潮中,由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到汉朝的人类的大举胜利形成了不同现实环境所导致的浪漫主义,在“楚汉浪漫主义”的论述中,李泽厚先生论述的相对简单一些,我觉得,李泽厚先生在**楚汉浪漫主义形成的内在原因时,并不是十分具体。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感觉到李泽厚先生在艺术审美层面将其并列论述,当然有其合理性,如对“琳琅满目的世界”和风格“气势与古拙”的概括。

但是,我可以看到这一部分的三个标题:屈骚的传统、炫目的世界、气势和古老的尴尬。所谓楚汉浪漫主义,似乎只是在后两个书名中**汉代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审美观念。看过后感觉将楚和汉相联系起来的这一部分的,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大处相同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并没在内在的精神**来阐发这两种浪漫主义的实质性不同。

我认为在论述浪漫主义这样一个命题时,楚汉并不能并列论述。当然,单就阐述这一审美风格的角度我没有异议。

我觉得所谓的浪漫主,在楚汉时期实质上是不同的,首先,以屈原为代表的屈骚传统形成,在社会层面是生产力相对地低下的结果;但在以汉赋、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却是生产力相对发达的结果。由于南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政治存在,使得其“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 “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所以就屈原作品,单从审美角度,撇开所谓的政治抱负和苦恼来看,“美人香草,百亩芝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婉婉……”如此等等无不是在这种基础上保留而来的浪漫手法;汉代由于其政治体制的强大,生产力的发达,使得人们将更多的关注视角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哪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秋千壁画中的人物动物的行进行列……”,可见汉代的浪漫主义更是根植于由对自我的信任和战胜自然的雄心引发出来的一种“现实浪漫”情节,是一种带有“古拙” 的浪漫。

而正是这种“古拙”使得汉代的艺术的运动感、速度感、韵律感变现突出,在这种由于“古拙”而导致的“自由”中弥漫着浪漫主义情调。所以从这样一个层面就可以**出楚汉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差异的地方即审美内涵上的不同,楚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根植于脱离现实的神话思想和神秘主义,我将其称之为“神秘的浪漫主义”;而汉代的浪漫主义则更多的根植于人类思想征服心态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我将其称之为“现实的浪漫主义”。李泽厚先生虽然论述了汉代艺术所体现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古代图腾的区别,但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不同的社会现实环境和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不同的浪漫主义情怀。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对浪漫主义的阐述,可以将远古图腾歌舞和楚域屈骚传统,将汉代画像石、壁画、汉赋艺术和盛唐诗歌、明清的浪漫洪流加以比较来探寻浪漫风格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内**索和精神实质。如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在“佛陀世容”部分中以“悲惨世界”、“虚幻颂歌”、“走向世俗”对魏晋,初、盛唐,晚唐、宋以及延伸至明的宗教文化的论述。

三、宗教艺术与诗人之死

在对“佛陀世容”的三个部分的**中,李泽厚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历史眼光观察艺术现象的视角。在这部分阅读中,李泽厚先生也引发了我对艺术家自杀命运的思考,我坚信这也应该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为什么会由此联想到这样的问题上来,主要是因为在李泽厚先生在对宗教艺术的**中,将三个时代人们对于宗教的不同认识而导致的不同总宗教文化中,我觉得在历史进程中,我们无法摆脱宗教文化的影响,虽然进入现代社会甚至是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宗教被解构,但是我认为,这是根本无法可以解构和回避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意识,不管你承认与否,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宗教,但宗教意识已经转化为一个始终困扰艺术家的问题,即在思想层面上对生存信仰的探索。从另一个角度关照世界,颠覆传统现代主义,解构一切后现代主义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生命义以的价值始终是一个复杂而困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上,不管是西方古希腊宗教传统和犹太—**教精神,还是中国道家思想,都得出来一个命题,这就是现世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正是这种无法摆脱的宗教思想,导致了中外历史上许多艺术家(尤其是诗人)的自杀。中国的超脱主义和西方的救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似乎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困境问题,但是正如刘小枫在《拯救于逍遥》中所说,“超脱主义并不倡导自杀,但所有的超脱主义、厌世主义在逻辑上都无法避免肯定自杀”。既然现实本无意义可言,但是对意义的执著追寻又让这些艺术家们无法陷入了这样同一个悖论中,向世界索求意义、赋予世界以意义成为了诗人的使命所在,但是在思考生存状态的焦灼思考中,又因为无情的现实和常人的无法理解让诗人继而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信念缺失状态。

既然对存在的信仰已经不复存在,自杀是一种合理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

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都是面包”。屈原、叶赛宁、茨威格、马克吐温、托勒、普拉斯、麦科夫斯基、法捷耶夫、顾城、海子继续上榜,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叹的榜单。刘小枫说:

“诗人自杀不是日常事件,而是信仰危机事件。”那么我想这一连串自杀艺术家的名单是否也可以在另外一个角度构成一段痛苦的“美的历程”?

四、艺术大师与审美个体

在《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部分中,李泽厚先生**了五代和北宋的“无我之境”和元代到明清的“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认识到”;而“突出强调笔墨”的“有我之境”侧重于“如何通过或借助某些自然景物、形象以笔墨趣味来传达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不管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其实都是艺术家们的内在信仰信念在作品上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延伸。

美的历程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更多>